乔治·H·米德的社会哲学思想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aabbbcc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德是与杜威等人齐名的实用主义者。其“符号互动论”的相关思想已广为人们所知,但是人们却很少提及其社会哲学的思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米德,研究者们开始全面研究其思想理论,并且慢慢发现了其中的众多可贵之处。本文以乔治·H·米德的社会哲学思想为主题,从理论来源、具体内容、认识与评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对其形成清晰的认识,以深入挖掘其社会哲学理论的相关内容。首先,米德的社会哲学思想受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行为主义、黑格尔哲学和实用主义的影响。这些理论是米德成就独特思想的原因,也是米德思想存在众多争议的原因之一;其次,本文主要从社会的基础与功能、社会的发展与控制、社会的自我三方面来阐述米德社会哲学的内容,其主线是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再次,本文指出米德社会哲学思想的特点:它是关于过程的哲学,关于行为的哲学以及关于互动的哲学;最后,本文阐释了其受到的批评、其理论产生的影响及笔者对其思想的相关理解与评论。值得一提的是,米德的社会哲学思想不仅在哲学界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影响的领域更是延伸到了文学界及艺术界等领域。米德社会哲学思想影响之广更说明了我们研究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张履祥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明清易代之际,他拒不出仕,恪守遗民规矩,以耕读著述名世。他为学最初源于陆王之学,后师从刘宗周,然亡国之痛促使他深刻反思王学,最后摒弃王学,
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真理观问题。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真理观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真理的辩证
当前科学不端行为越来越普遍,对巴尔的摩案的再反思,可以为科学不端行为问题的研究找到一个突破口,而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论文正文第一部分是对
身体是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新视点。从身体视点出发,通过阐述主客、心物交融的身体在马克思学说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在身体问题上不仅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