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男排在第28届世界男排联赛中仅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无缘四强。在目前世界排坛大环境下,能否再创辉煌,值得关注。我国男排是以“快速多变”打法为主的队伍,副攻能力的高低对整体竞技水平影响很大。本文通过中国男排及其对手12场比赛,运用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本届联赛中中外副攻攻防数据进行统计定量分析。进攻方面从副攻发球、扣球、以及掩护三个方面展开,防守方面从副攻参与拦网相关数据进行剖析。找出中国男排副攻与对手副攻之间的优势与不足,为缩小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男排副攻年龄与世界男排副攻平均水平比较接近,体重较轻。身高仅低于斯洛文尼亚与埃及男排副攻,扣球与拦网高度不占劣势。。(2)在发球方面,虽然我国男排副攻发球直接得分率与破攻率略高于对手平均水平,但是失误较多。(3)在快球扣球方面,一传不到位以及副攻与二传配合不够默契,导致我国男排副攻扣快球被拦回、拦起的现象较多。在平快球方面,扣球能力较为突出,且失误较少。(4)2号位拦网能力高于前四强队伍中的斯洛文尼亚以及澳大利亚。3号位拦死率高,4号位拦网失误较少,明显低于对手拦网失误率均值。。(5)在掩护区域方面,主要以掩护2号位为主,其次为掩护4号位,掩护后排相对较少。掩护效果方面,虽然掩护后排、4号位能力较强,但是掩护2号位能力有所欠缺。针对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我国男排副攻应采用以老带新的模式,在新老队员的交替与年龄之间寻求一个科学合理的结合点。借鉴国外先进的运动训练技术,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运动训练手段,合理的增加副攻队员体重,加强力量训练。将扣球、拦网高度上的优势转化为赛场上技战术的优势。(2)中国男排副攻应减少发球失误次数,合理的运用发球策略,保证发球的攻击性同时,使发球的稳定性进一步巩固与提高。(3)在保证一传的基础上,培养二传队员与副攻队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寻找二传与副攻之间的进攻节奏,增加快球进攻的突发性和隐蔽性,使进攻更加流畅自然。在二传传球不到位时,副攻的应变反应要迅速,提高快攻球的扣死率。(4)在训练中应加大对副攻队员移动拦网能力以及球场意识训练,进一步提高连续起跳及原地起跳能力。拦网时应注重与其他拦网队员的配合,快速组成多人拦网体系。合理把握起动以及起跳时机,减少拦网失误的次数。(5)中国男排副攻应提高自身技战术水平,增加对对方拦网队员的牵制力。在掩护队友扣球时,合理调整掩护上步步伐速度,减少形式上的原地起跳,使掩护效果更加逼真,进攻战术体系更加立体。充分利用副攻的掩护,提高整体竞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