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微企业在金融资源可得性和服务时效性上突出表现为获得难和手续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效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国家连续出台扶持政策,建立了正向的激励机制,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空间;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从争取利润、市场拓展、转型发展等方面考虑,主动将小微企业市场作为战略选择,大力拓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市域、县域是小微企业创立和成长最多和最快的区域,在限定的区域内,小微企业发展的地域特征比较明显且发展需求趋同,金融机构的类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对融资服务的需求,往往诉之于银行机构,银行机构服务的能力、效果、效率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一个地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水平,衡量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满足和不断适应大多数小微企业对于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一定时期内小微企业成长为中大型企业以及长成为优质小微企业的数量,银行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自身稳健发展和盈利的提高等等。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包括银监部门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助力也必不可少。本文从对区域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问题的研究出发,连接黄山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关注小微企业生存发展、融资降本的现实状况,分析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与支持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最新的政策导向和地域实际,提出可行性对策,致力于缓解小微企业资金难获、途径不通等服务质效不高的问题,并希望对具有相似市情的地区产生有益影响。目前,在黄山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中,各相关主体不仅作为而且有为。金融机构作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直接供给者,在金融支持上建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不断拓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推出推广各类产品,不断提升小微企业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性和适用度。相关监管部门作为服务的间接供给者,完善配套机制建设,持续创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良好环境。经济稳中向好,小微企业的有效需求回升,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断跟进。但是,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基层的银行机构确立了战略导向却没有转变服务姿态,设立了专营机构却没有配备充分的支撑资源,推出了小微企业产品和服务模式却没有建立或优化相应的业务流程,不断挖掘和拓展客户却没有采取有效的风控手段,差态度、激励弱、低效率、风险易的情况仍然存在。政策效应减弱、协调共享差、舆论引导缺等问题日益显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较需求较预期仍有差距。鉴于上述问题,本文结合黄山市小微企业发展和金融服务现状,提出了完善黄山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基本措施。建议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完善组织构架、紧跟政策导向、明确目标客户、识别有效需求、强化风险管控等,发挥优势和主动,在服务态度、服务动力、服务形式、服务效率和融资后续服务等方面再进一步;相关监管部门应该有效发挥联动合力,确保建章立制、强化配套配合,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信用环境和舆论环境;小微企业应该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制度、累积善积信用、坚持坚守实业等有效措施提高确保生存、稳定经营和谋求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