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祐(1056-1063年)进士。宋神宗朝参予王安石变法,曾出使契丹,力争河东黄嵬山地。沈括在文学、艺术、历史、考古、军事、天文、方志、律历、医药、卜算均有研究,且多有贡献,为我国及世界少有之通才。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郊),以平生见闻,著《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倾注了他一生对科学文化孜孜以求的心血。《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奇闻异事甚多。这是沈括对大自然的奥秘,始终怀有强烈兴趣的最好反映。尽管许多奇闻异事,沈括也不能予以解释,但由于他的记载,遂成为后世科学研究的有用资料。《梦溪笔谈》一问世,就受到时人及后世人的极大关注。本书在文献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以文献记载、书本知识与亲历见闻、实地调查、自身实践经验相印证,从而构筑起一个足以服人而又自成一格的实证体系。本文拟着重研究和讨论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文献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沈括的生平、著作及《梦溪笔谈》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梦溪笔谈》的主要内容及沈括所处的时代和家学渊源;第三章,从七个方面来重点论述《梦溪笔谈》的文献学成就;第四章,归纳总结沈括文献学的三个特色;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