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法制备油溶性纳米金属铜及其在摩擦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金属铜作为一种新型的润滑油添加剂材料,由于比传统的润滑添加剂具有更为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热氧化安定性和抗腐蚀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摩擦学领域,其制备及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合胶体化学、界面化学和纳米技术,研究了在微乳液体系中还原制备纳米金属铜粒子的方法和工艺;考查了纳米铜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对纳米金属粒子在润滑油中的抗磨减摩机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建立了以纳米粒子和表面修饰剂组成的微单元为核心的抗磨减摩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1.借助微乳液体系中的“微反应器”成功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在20 nm左右、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铜颗粒。分别从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反应顺序、反应物浓度、微乳液的分散方法及温度等方面,研究在该体系下制备纳米金属铜的适宜工艺条件。最终反应出了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16。2.研究了纳米铜添加剂16的摩擦学性能。结果显示,按质量分数5%添加16配制成的复合纳米润滑油16/HL68、16/HL46分别比基础油HL68和HL46的P_B值提高了34.95%和23.47%;其摩擦系数分别下降了78.3%和53.8%;在高速重载条件下16/HL68还出现了负磨损现象。3.提出了纳米铜粒子的两种可能的润滑机理:①纳米铜粒子不是单独分散在基础油中,而是被表面活性剂包裹着形成类似纳米“单元球”的形态分散在油中,这种具有弹性球体结构使得纳米颗粒既具有易错动的性质又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②摩擦产生的局部高压高温使部分纳米金属铜以熔融状态附着在摩擦副表面,起到隔离作用从而减小摩擦磨损。
其他文献
由于过渡金属磷酸盐结构的多变性,不仅可以做催化剂、吸附剂、催化剂载体、离子交换剂,而且在耐热、耐摩擦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还被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的光学材料和传感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保健促进局发布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新加坡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近视率维持在28%,六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一直维持在65%,新加坡的儿童近视率仍是
旅游者行为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评价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认知评估,这种认知评估是旅游者认知在理性和情感层面的唤醒,其结果直接影
目的:通过比较青少年足拇外翻应用第1跖骨截骨矫形治疗术后,分别应用克氏针与接骨板两种方法固定截骨端的效果,找出那种固定方法效果更好。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4年
本文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入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确定了“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使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开发了“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改变、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模式普及,高校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整个学习生涯,本文从当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入手,探讨高校辅导员参与并指导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常温体外循环模型,观察磷酸肌酸钠对于体外循环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磷酸肌酸钠的脑保护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及更多客观的
抑郁症病初为情志内伤,肝郁不达,然中后期可迁延涉及脾、心、肾、胆等脏腑,可出现阴虚、阳虚等病机表现,故治疗上当以明辨阴阳、脏腑为要,阴虚者滋阴养神,阳虚者温阳充神,再
面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实践背景和地理学"文化转向"、社会学"空间转向"的理论背景,空间生产为旅游地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视角,推动着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的转型。在认识
目的分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对登革热患者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同时进行登革病毒(DENV)基因分型和G6PD活性检测的327例登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