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危机史,而银行危机与其从事高风险行为密切有关。本文研究在全球化和银行危机频发的背景下,如何对银行的风险行为进行抑制,以防范金融危机。研究发现,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大小和银行的风险行为具有相关性,银行特许权价值的降低往往与银行风险加大和银行危机的爆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特许权价值就是银行从得到保护的市场、声誉、规模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优质信息中获取的期望未来利润的现值,是一种无形资产,随着银行的关闭而消失。特许权价值来源于两部分:一是未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银行内在价值。从理论上看,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约束政策为银行创造的“租金”形成了银行特许权价值,这为银行建立了一种激励机制,使其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风险自律器的作用。但是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推进,我国银行业来源于市场这一部分的特许权价值近年来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来源于银行内部的特许权价值却未能弥补因市场环境改变而损失的特许权价值。为了验证我国银行业的特许权价值与其风险行为的相关性,本文对我国5家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和风险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银行特许权价值对其风险行为确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面对国内银行特许权价值下降而风险行为有可能增加的现状,作者主张在保障银行来源于市场这一部分的特许权价值不快速下降的同时,更应该提升与银行自身相关的特许权价值,进而使银行业整体的特许权价值得到提高,对其风险行为形成抑制。因此,提升银行业整体特许权价值应该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金融监管当局要为银行创造一种特许权价值不快速下降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实行渐进式的开放政策、加强对银行的有效监管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二是银行要增强自身竞争力来提升特许权价值,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增强金融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