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女子大学校园生活研究(1915-1937)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l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近代女子大学的开端,金陵女子大学(金女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教会大学和女子大学的双重身份也使其成为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热点课题。然而,已有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集中在以时间为线索的校史和对校长吴贻芳办学思想的评述,始终无法走出“宏大叙事”的窠臼。引入金女大的校园生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更将其视为历史分析工具。这样,不仅能够还原生活在其中的学生、管理者、教师的“话语权”,通过追随她们的生活轨迹,客观评价教会大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研究价值,更可以对学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新审视,以修改主流校史的既定模式。学生、管理者、教师这些主体要素的活动共同铸造了金女大的教育环境。作为从封建社会走出的新一代女性知识分子群体,金女大的学生诠释着女性可能扮演的新角色;不同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的两任校长,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亦有差异;精神上有一直追求的中外籍教师塑造着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在分析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时期金女大的宗教生活、学习生活、政治生活进行考察,发现:初创时期开设宗教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基督教人格,提供西学课程以迎合中国社会转型,以服务社会的形式表达爱国情感;立案期间注重塑造宗教氛围,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主动协调各方关系以促进注册;立案后将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养专门人才,开始主流化的努力。作为一所由西方差会创办的教会大学,顺应国民政府要求,宗教性质日益淡化,逐步融入到中国本土教育体系中。金女大的校园生活并没有随学生的毕业而结束,而是由她们带到校园外,世界各地校友在离开母校后仍能热心校园事务,关注母校发展。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她们亦实践着金陵精神,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不菲业绩。秉承金女大的优良传统,金陵女子学院在海内外校友的努力下创建,厚生精神也将会逐渐蔓延,通过一届届校友传承下去。
其他文献
194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通过《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提出解决抗日根据地土地问题的三条基本原则。1943年至1944年减租减息运动进入高潮阶段,较以往停留
采用信息熵分析方法,以情报科学《十年来我国竞争情报文献的计量分析》一文为资料来源。通过对我国竞争情报十年信息熵的变化和竞争情报各主题研究之间信息熵比较,与作者研究
应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等实验分析方法,对高压锅炉用水冷壁管失效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压锅炉用水冷壁管开裂为应力腐蚀开裂,同时还有氢脆的作
根据对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状态检测实施基于角色的网络访问控制,阐述了其基本方法和原理,并给出了系统结构和模块设计.
针对高等医学教育对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强化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生物化学是医学教育中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