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被认为是将心理学中两大传统研究领域——认知与个性联结起来的纽带和桥梁。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总会存在个别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在人身上是稳定存在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 )是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ERPs反映了与刺激呈现时间同步的脑电活动的信号,ERPs技术是进一步探索不同认知方式个体信息加工过程的脑机制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本研究综合应用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手段以及脑电地形图等技术,探讨了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图形一致性判断、面孔认知、汉语词汇加工等任务过程中脑电活动的机制。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弄清不同认知方式个体信息加工过程的脑机制,加深对个体差异的理解,进一步把握人与人之间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在需要整体策略的图形一致性判断任务中,场依存者的前额叶与中央区在200 ms之前的N85与P160峰-峰之差明显大于场独立者,在枕叶区的负波N120波幅明显高于场独立者,说明场依存者在对图形一致性比较任务的视觉信息处理的早期阶段即进行了更深度的加工。而场独立者的N290波幅高于场依存者,这说明场独立者在后期对图形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比对。从不一致图形与一致图形比较的ERPs差异波上看,场独立者表现出左半球优势,而场依存者则表现出右半球优势,这支持了场独立者在该加工任务中采取了分析策略,而场依存者采取了整体策略的观点。(2)在面孔认知过程中,在面孔识别的初始阶段,场依存者比场独立者对面孔识别起始加工的速度快,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场依存者对包含更多社会性信息的面孔更加感兴趣。而在面孔识别的后期(400ms以后),场独立者对熟悉面孔识别的LPC波幅要高于场依存者,而对陌生面孔加工的LPC无差异,说明两者在提取面孔信息的效率方面存在差异。从左右半球差异的机制上看,场独立者表现出更明显的半球一侧化,而场依存者的一侧化程度不明显。(3)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词汇加工过程中大脑活动的一侧化至少应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从时间特异性方面看,与场依存者相比,场独立者语义加工的一侧化开始的更早;从脑区特异性方面看,场独立者在枕叶区出现较明显的一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