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Z致β细胞极端损伤条件下α细胞向β细胞转变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1055622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胰岛β细胞数量的缺失及胰岛功能的受损是糖尿病发生的中心环节,原位β细胞再生能够针对这一中心环节从而有效治疗糖尿病。α细胞作为原位p细胞再生的种子细胞,具有其独特的优势。α细胞与p细胞从发育起源上最为接近,有着非常相似的糖代谢以及激素分泌系统。此外,只需要现有细胞数量的2%已足矣维持α细胞功能。因此,人体有足够的α细胞储备。激动人心的是,在白喉毒素介导的极端p损伤的条件下,α细胞能够自发地向β细胞发生转变。然而,这种极端损伤的条件在临床上难以复制。那么,研究在损伤条件下α细胞向p细胞转变的过程和分子机制将会为最终实现糖尿病病人原位β细胞再生提供非常重要的线索。在我们的研究中,采用了腹腔单次注射大剂量STZ (Streptozotocin,链脲佐菌素)诱导极端β细胞损伤。经过动态观察,我们发现STZ注射后快速地引发β细胞损伤,注射后16h,每个胰岛中β细胞数目不足正常对照的1%。此后发生迅猛的β细胞再生。每个胰岛胰岛素阳性的细胞数目从STZ注射后16h至24h约增加了11倍。在48h,胰岛素阳性细胞数量进一步提高,相当于正常对照的14.1%。进一步,我们通过谱系追踪技术,证实STZ注射后α细胞发生EMT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上皮间质化)转变为类圆形间质细胞,失去胰高血糖素的表达,同时强烈表达胰岛素,而后重新上皮化,进一步转变为p样细胞,从而引起p细胞再生。这群新生的β样细胞在轻微升高的血糖刺激下,复制率提高,数量急剧增多,同时功能逐渐成熟,维持大鼠随机血糖值和糖耐量接近于正常水平。利用氯磷酸脂质体阻断STZ注射后巨噬细胞向胰腺的浸润,抑制了α细胞发生EMT,从而α细胞向β细胞的转变受到极大的压制。STZ注射后胰岛内M2型巨噬细胞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体外实验表明M2型巨噬细胞能够通过TGFβ通路诱导仓鼠α细胞系InR1G9 细胞发生EMT,表达发育过程中胰腺祖细胞的标志物Pdxl。而M1型巨噬细胞无此效应。我们的数据表明单次大剂量STZ注射诱导β细胞极端损伤后,M2型巨噬细胞募集至损伤胰岛,通过TGFp通路诱导α细胞发生EMT,是该模型中α细胞自发转变为β细胞的关键。这群新生β样细胞在糖刺激下复制率提高,数量大幅增加,最终能够维持血糖稳态。我们的发现揭示了体内α细胞向p细胞转变的过程和机制,为临床上实现α细胞向β细胞转变进而实现胰岛原位再生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主要将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改革的突破口,重点在外科教学手段、外科教学方法以及外科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不断研究与改革,
机体的免疫系统与代谢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二者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机体代谢平衡和免疫稳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NLRP3炎症小体活化引起
研究目的:联合应用~1H-MRS、基于亚频段ALFF法及基于图论的脑功能网络分析方法,检测研究T2DM患者PCC区代谢物、亚频段下自发神经元活动及全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特点,旨
第一部分:人外周血白细胞及卵巢颗粒细胞TERRA的表达研究研究目的:探索健康妇女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TERRA表达情况。研究方法:用
目的分析二胎高龄生育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孕前评估,以期能加强二胎质量安全管理,保证母婴安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分娩第二胎产妇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的知晓情况,为提高脑血管疾病防控意识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00例门诊脑血管疾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尽管肾小球损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已出现,但研究证实肾小管损伤在糖
以海绵钯为原料,萘为造孔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S)进行了多孔钯块体材料的制备。结果表明,利用升华性材料在较低温度便可完全脱离材料体的特性,可实现多孔钯材料的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