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ヘ和ヘの的使用情况与意义用法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c88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语料库考察了「へ」和「への」前后名词或动词的使用情况,并对「へ」和「への」的意义用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也通过讨论「へ」和「への」意义用法的内在关系,总结格助词「へ」的本质义。主要结论如下:1.「へ」前接名词,后续动词的使用情况:「へ」前接名词以场所名词和方位名词为主,后续动词一定是具有移动性的,其中移动动词的使用频率最高。连用形的「へ」有三个意义用法,分别是:动作作用移动的方向,动作作用的对象,动作作用的终了点。2.「への」前接名词,后续名词的使用情况:「への」前接名词除了人物名词和场所/组织机构名词外,也经常使用时间名词以及其他具有抽象意义的名词,意义类型较广。后续名词以表示心理状态和态度动作的名词最多。「への」的意义用法有两个,分别是:动作作用移动的方向,动作作用的对象。其中,意义用法以“动作作用的对象”为主。3.关于使用频率,格助词「へ」的用法近年来以「への」结构较为突出,「へ」的用法根据矢泽的统计呈逐年减少的趋势,「への」的用法恰恰与之相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本文使用语料库数据的统计,发现「へ」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报纸,而相反「への」在报纸中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文学作品。4.关于意义特征,本文认为格助词「へ」的本质义为“移动的方向”,通过空间到时间的比喻引申,派生出“①时间移动的方向②状态过程的方向③动作的对象④动作的终了点”等用法,而「への」的意义用法体现的并不是格助词「へ」的本质义,主要是其派生义“动作的对象”的用法。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日语“テイル”形表示“经验”的用法。在第一章中,首先对先行研究进行考察,发现各研究者对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用这种用法并没有明确说明,另外,“テイル”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学术期刊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学术期刊以自办网站、加入权威数据库、实现学术期刊的网络发行等方式涉及数字出版.学术期刊在
InfoVis ToolKit是一个在Web上创建可交互式数据图表的JavaScript库,它使用JSON数据源,带有简单的的动画效果。通过使用InfoVis ToolKit,可以让用户在面对大量繁杂的数据时,
综述了7种含钴原料生产电池级硫酸钴的工艺技术。含钴原料不同,生产电池级硫酸钴的工艺技术也有较大差别。根据含钴原料特性将含钴原料细分为7种:含钴氧化矿、含钴硫化矿、副
提出了加热单元凝结水流量平衡方程,能够处理具有多股辅助流量的流量计算问题。加热单元的凝结水总流量等于加热单元各股输出流量单独存在时凝结水流量代数和。根据加热单元凝
为了评估来自阻塞本身及不同方面市场力对发电回报及电价的影响,采用改变斜率的供给函数模型作为发电商的策略报价模型,用模拟计算数据进行事先评估。研究了四种不同情况,通过它
以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大盐滩矿区杂卤石矿为原料,进行“焙烧-热浸”溶浸实验,研究300~500℃杂卤石矿的焙烧和焙烧产物90℃热水浸钾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焙烧过程中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