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性不同运动强度的主客观对照研究

来源 :韩晓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意义:本研究将主观指标分解为总体以及中枢和外周两类指标,中枢包括心脏、呼吸两类主观感觉,而外周为肌肉主观感觉。通过探索在运动中和运动后使用不同主观感觉评价运动强度的有效性,分析影响主观感觉的生理因素,寻找更加高效,便捷的测量运动强度的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38名30.2±6.45岁,身高163.3±4.13cm,体重56.74±7.63kg的女性受试者,分别进行1次递增负荷试验和3次恒定负荷试验。三次恒定负荷试验分别为40%VO2max,60%VO2max,75%VO2max负荷强度试验,获取不同负荷试验的相关RPE指标。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比较运动后不同时间感觉的差异,运动中各指标比较采用混合线性模型,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确定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年龄、VO2max、生理因素对运动中感觉的独立关系。结果表明:1)运动后不同的RP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VO2max强度运动肌肉RPE均明显大于心脏RPE。在75%VO2max强度的时候,10分钟肌肉RPE明显大于心脏RPE,30分钟时呼吸RPE明显大于心脏RPE;2)运动后RPE与表示强度的百分比之间在不同时间相关性均具有显著性;3)运动后RPE与运动末心率,平均心率,运动末摄氧量,平均摄氧量,运动末乳酸的相关性均具有显著性。不同感觉与客观指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其中10分钟时的心率与心脏RPE的相关性最高,30分钟时与总体RPE的相关性最高,VO2在不同时间均与总体RPE的相关性最高;4)各强度下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摄氧量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在40%VO2max和60%VO2max强度下不同时间点的RPE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75%VO2max强度下不同时间点的RPE的差异不明显。中枢与外周的RPE之间无显著性。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和心率对心脏RPE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心率和氧通气当量对肌肉和呼吸RPE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心率与每分通气量对总体RPE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无锻炼经验的青年女性运动中的主观感觉比客观指标变化更敏感,低强度心脏感觉变化敏感性较差,中等强度呼吸感觉变化敏感性较差。2.无锻炼经验的青年女性功率车运动中RPE来评价运动强度,通过总体感觉评价最好,呼吸感觉评价较差,各RPE评价会受到心率以及呼吸相关指标的影响。3.无锻炼经验的青年女性功率车运动后各种RPE可以来评价运动强度,主要反映运动末心率。4.无锻炼经验的青年女性运动后各种RPE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低强度肌肉感觉和心脏感觉评分的差异。
其他文献
<正>党建强则发展强,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资源,对于新常态下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事业前进的"引擎"。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期刊
在竞技健美操成套中,给观众留下最强视觉冲击的当属难度动作。而对于健美操运动员来讲,难度选择是一个不断斟酌的话题。尤其是单人操运动员,没有多人项目一致性要求的束缚,选择难度时更会力求展示自身能力特点,所以难度选择也反映了运动员素质能力的非衡结构,其中互相补偿的方式也值得去探索。本文正是站在这一视角下,通过对竞技健美操单人操运动员难度动作的研究,结合运动员自身素质发展的非衡结构去探寻难度动作选择的补偿
学位
学位
新时代推进移风易俗治理工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村的村容村貌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加注重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然而当前移风易俗工作还存在着思想转变不彻底、宣传教育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要想实现推进移风易俗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需要从弘扬优秀文化、构建领导体系、营造浓厚氛围、强化制度保障等方面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推动实现真“移”真
学位
与天然石膏不同,磷石膏中杂质赋存状态复杂,分为无机类(硅、磷、氟、铁等)和有机类(腐殖质、浮选药剂等),难以直接利用。概述磷石膏的综合利用途径和除杂方法,提出应继续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并开发环保、经济的新工艺,实现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
学位
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怎样通过不断激励员工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和质量,为银行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问政主要是就互联网金融时代员工激励管理优化研究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经常会出现落后运动员反超取胜的现象,在跆拳道比赛中也不乏该现象的产生。前人大多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然而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技战术表现也是该现象发生的重要成因。因此,在跆拳道比赛中比分落后的运动员如何合理使用技战术最终完成逆转,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本研究通过结合跆拳道项目规则和相关文献资料,对跆拳道比赛逆转现象进行了界定,通过收集和整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