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意义:本研究将主观指标分解为总体以及中枢和外周两类指标,中枢包括心脏、呼吸两类主观感觉,而外周为肌肉主观感觉。通过探索在运动中和运动后使用不同主观感觉评价运动强度的有效性,分析影响主观感觉的生理因素,寻找更加高效,便捷的测量运动强度的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38名30.2±6.45岁,身高163.3±4.13cm,体重56.74±7.63kg的女性受试者,分别进行1次递增负荷试验和3次恒定负荷试验。三次恒定负荷试验分别为40%VO2max,60%VO2max,75%VO2max负荷强度试验,获取不同负荷试验的相关RPE指标。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比较运动后不同时间感觉的差异,运动中各指标比较采用混合线性模型,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确定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年龄、VO2max、生理因素对运动中感觉的独立关系。结果表明:1)运动后不同的RP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VO2max强度运动肌肉RPE均明显大于心脏RPE。在75%VO2max强度的时候,10分钟肌肉RPE明显大于心脏RPE,30分钟时呼吸RPE明显大于心脏RPE;2)运动后RPE与表示强度的百分比之间在不同时间相关性均具有显著性;3)运动后RPE与运动末心率,平均心率,运动末摄氧量,平均摄氧量,运动末乳酸的相关性均具有显著性。不同感觉与客观指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其中10分钟时的心率与心脏RPE的相关性最高,30分钟时与总体RPE的相关性最高,VO2在不同时间均与总体RPE的相关性最高;4)各强度下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摄氧量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在40%VO2max和60%VO2max强度下不同时间点的RPE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75%VO2max强度下不同时间点的RPE的差异不明显。中枢与外周的RPE之间无显著性。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和心率对心脏RPE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心率和氧通气当量对肌肉和呼吸RPE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心率与每分通气量对总体RPE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无锻炼经验的青年女性运动中的主观感觉比客观指标变化更敏感,低强度心脏感觉变化敏感性较差,中等强度呼吸感觉变化敏感性较差。2.无锻炼经验的青年女性功率车运动中RPE来评价运动强度,通过总体感觉评价最好,呼吸感觉评价较差,各RPE评价会受到心率以及呼吸相关指标的影响。3.无锻炼经验的青年女性功率车运动后各种RPE可以来评价运动强度,主要反映运动末心率。4.无锻炼经验的青年女性运动后各种RPE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低强度肌肉感觉和心脏感觉评分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