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CO2交替驱油(SAG)过程中,有CO2、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和原油三相共存,不同相之间的界面张力(IFT)对驱替过程中流体的流动形态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风城稠油/表面活性剂水溶液/CO2体系,用轴对称悬滴形状分析技术(ADSA),测量了50℃、1.00-10.00MPa压力范围内,CO2/风城稠油的界面张力,测量了30℃与50℃、0.10-10.00MPa压力范围内,CO2/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风城稠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同时研究了风城稠油的乳化情况。由微观可视驱替实验,在孔隙尺度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驱替新疆混合原油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在CO2/风城稠油体系中,压力低于3.00MPa时,CO2对风城稠油的溶胀效果显著,压力高于3.00MPa时,CO2对风城稠油的萃取作用占主导地位。压力增大,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风城稠油的界面张力增大;高压CO2在油水两相的溶解降低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水溶液/风城稠油体系与纯水/风城稠油体系中油水界面张力,而在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eTAB)水溶液/风城稠油体系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水溶液/风城稠油体系中,高压CO2在油水两相的溶解则使得油水界面张力增大;CO2能够协助SDS乳化风城稠油,却不利于DTAC将风城稠油乳化。微观可视驱替实验表明,由于DTAC有效降低了水/新疆混合原油的界面张力,同时将新疆混合原油乳化,因此DTAC水溶液驱油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