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狮潭水库是桂北喀斯特地貌地区典型的山溪性大型水库,是一种特殊的人工湖泊生态系统。库区复杂的水生态环境为鱼类繁衍生息提供必要的栖息地。为了解青狮潭水库鱼类物种组成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鱼类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调查。在该水库库区设置6个采样点,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按季度采样调查,同时测定现场水温、溶解氧、pH、浊度和电导率等水质指标,并记录现场生境情况。从水产、环保部门、气象网、水利信息网等获取鱼类、水质、气象、水文等数据。通过现场及实验室数据统计分析,查清水库鱼类组成现状,阐明鱼类物种与主要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识别影响鱼类资源与生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水库水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采集鱼类样本3750尾,经鉴定有鱼类32种,隶属于5目12科27属,其中以鲤形目鱼类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和总个体数的53.13%和61.92%。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Hemiculter lcucisculus)和鲤(Cyprinus carpio)。食性组成以肉食性鱼类物种数(17种)最多,生物量以杂食性鱼类最大(57.06%);植食性鱼类的物种数(3种)和生物量最小。鱼类群落垂直分布,以鲫、鲤鱼等中下层鱼类物种最多,物种数和生物量分别占59.38%、61.34%;中上层鱼类次之,生物量约占20.11%;底栖鱼类最少。(2)鱼类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丰富度指数(Dma)值为2.58~3.52,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e’)为1.62~1.92,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Je’)为0.53~0.63,其中夏季多样性最高、冬季相对较低。水平空间上,鱼类多样性呈现从河流入库口、近岛水区向湖心降低趋势。聚类及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差异不明显(P>0.05),季节间相似度高(>60%),局部空间存在一定差异性。(3)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青狮潭水库鱼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依次为入库流量、水位、水温和浊度(n=499,P<0.05),共解释与物种关系77.84%。其中多数鱼类与入库流量、水温成正相关,与水位成负相关,在一定的浊度范围内群聚。各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4)与历史数据相比,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鱼类资源量下降明显,渔获物鱼类小型化明显,外来引进种(尼罗罗非鱼、银鱼)成为库区常见鱼类。当前影响鱼类群落变化主要因子有渔业捕捞、水环境整治、库岸生境破坏、局部水体污染、鱼类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