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力培养是当今时代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它的紧迫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者和专家的重视。本论文试图结合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做出初步的研究。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说明本研究意义,论述了科学课程中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的可行性,分析当前推理能力的相关现状,并依据推理能力的理论和现状的不足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逻辑学理论展开研究,本文依据逻辑学理论对推理方法进行分类和概念界定,而心理学理论从思维的角度对推理过程进行分析,两大理论为本论文的实践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笔者依据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取适合初中学生的几种推理方法,对这些方法在科学教学内容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又对推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操作进行研究。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是对推理能力的培养做出了实践研究。首先,笔者选择了两个情况基本一致的八年级班级作为实验被试,依据物理能力测量理论和科学教学内容编制前测和后测能力测试卷,测试时间分别是实验初期和后期。然后,在与对照班一样的教学基础上,笔者对实验班级进行推理能力培养的教育实验,本文以“共变法”和“三段论”作为典型的案例来说明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推理能力。最后,制定能力卷评分标准并统计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与后测的能力测试卷的分数,通过excel和教育测量工具对两班的前测和后测数据进行分析和Z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测时,两组在推理能力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后测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推理能力具有显著差异,且实验班优于对照班。第五部分本文进行了总结:初中生的推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可行的,笔者对初中生推理能力培养的操作是有效的。同时探讨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