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泰山石刻艺术的审美价值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mh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山是一部石刻的大书,泰山石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局部缩影",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泰山石刻融书法、景观、文学、雕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是一种具有多重审美价值的综合艺术形式.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泰山石刻自秦迄今,佳作辈出,代代不绝,完整地展示出中国书法审美史的发展脉络.从景观艺术的角度看,泰山石刻、尤其是摩崖刻石天然地、有机地、艺术地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笔补造化,天人合一",成为一个民族的心智所结晶出的艺术之花.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泰山石刻"书文互成",诗歌、散文和楹联以书法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典型地体现出书法与文学融洽无间的中国艺术传统.从石刻艺术生成的全过程看,泰山石刻艺术从创作发生到审美价值实现,环环相扣,层层积淀,成为一种"链条式"艺术结构.总之,放在整个中国艺术和审美文化史的大背景中来审视泰山石刻,泰山石刻就不再是局部的、单纯的、孤立的景点和文物存在,而成为具有更为普遍、更高层次的艺术审美价值的综合艺术形式存在.其价值就上升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意义上的价值.
其他文献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一位著作颇丰、风格多变的文学家.王安忆不属于当代文坛的任何一个流派,但她又往往走在各种创作思潮之前.她是特立独行的,她执着于坚持个人立场的写作方式,
林景熙是宋末元初诗坛上遗民诗人中诗歌成就较为突出的一位,但对其诗歌艺术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本文采用意象分析的方法,对其诗歌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评述。全文共由五部分组成。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其名与韩愈并称“韩柳”,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一生著述成果丰富,文体体式众多,特别是他的论说体散文,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论辩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