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当今社会已经离不开能源的使用,能源已经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清洁能源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已经当前经济健康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资源相对丰富,但同时也存在资源禀赋不均衡的问题因此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进口,而新能源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如何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将结合理论与实际对当前的新能源行业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可以帮助各省市政府制定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为我国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合理建议。本文首先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进行阐述,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梳理后发现关于新能源产业的研究尚存研究空间,本文将以此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以各省市主要能源消耗种类与碳排放系数作为指标计算的二氧化碳排放,测算出我国30个省市(不含西藏)2000-201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新能源产业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非线性平滑回归模型(STR),实证分析了新能源产业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计量关系。在省际层面,以新能源产业作为被解释变量,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六个变量为解释变量,并以经济增长作为门限变量构建了新能源产业与经济增长等变量之间的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30个省市新能源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将30个省市按地域划分为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从区域角度研究新能源产业与经济增长等变量之间的计量关系,比较新能源发展受经济增长等因素影响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在前期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仅具有较小的促进作用,而在后期这种促进作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国家层面上,经济增长在低位时对新能源发展有较小的负面作用,当经济水平提高时,经济增长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转变为推动作用;在区域层面上,经济增长等因素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这与各区域的经济水平和资源禀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