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加快,幼儿教师待遇政策作为人事制度的组成部分,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自我实现。幼儿教师待遇政策要体现出激励的作用,必须充分体现出教师工作的价值所在。幼儿教师待遇必须与政策紧密相结合,不断的更新与深化。鉴于我国幼儿教师待遇政策已经不能如实反映出教师的劳动价值等因素,因此,对幼儿教师待遇政策的研究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本研究从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视角来研究幼儿教师待遇政策,共分为六章:第一,通过对国家宏观层面幼儿教师待遇政策相关政策文件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明确了研究缘起、并进行综述;第二,明确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三,梳理了幼儿教师待遇政策的文本及其规范内容,从由谁实施、对谁实施、为什么实施、怎样实施以及如何保障这几方面进行概述。第四,构建了幼儿教师待遇政策内容分析的具体标准;第五,对幼儿教师待遇政策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六,为完善幼儿教师待遇政策文本提出完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使用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教师待遇政策文本及规范内容分析进行研究得出:在教育法律文本和教育政策文本,其中涉及教师待遇政策规定共有21个,政策内容包含教师工资、编制、职称、住房、医疗、津贴、补贴、奖惩、基金会和其它福利。由谁实施指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谁实施泛指国家公办幼儿教师和农村偏远地区教师,民办教师涉及范围小;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以稳定师资队伍和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稳步发展;实施主要是政策中强调制定制度、机制和标准等。保障体现在财政经费投入等配套措施。2.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幼儿教师待遇政策内容分析进行理论和事实方面的标准构建。通过分析明确幼儿教师待遇政策的理论标准为教育政策理论和教师待遇政策理论,事实标准包括教育法律规范中的假定、处理和制裁,教育政策中的政策目标、对象和措施。根据以上结果,研究者基于教育政策理论构架,分析出了目前教师待遇政策中也存在不足,可以从健全幼儿教师待遇政策法律“三要素”,确定政策目标,明确政策对象,完善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提升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