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侏罗系延安组延9是高家沟-青阳岔地区的主力开发层系,其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对该油田的石油增储上产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针对该区中生界油藏类型及成藏模式研究相对薄弱且不够系统,成为制约油田勘探开发的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充分分析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适用的理论和技术,对研究区延9储层,深入开展沉积学、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和非均质性特征研究,从地质角度对研究区延9储层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重点对延9油藏类型、成藏地质条件、油气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延9古地貌油藏成藏模式及其对延9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合试采、试油、测井油气显示资料对延9各小层进行建产有利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9地层厚度变化不大,进一步细分为延91和延92两个小层,由于晚三叠世末期印支运动的地层抬升,研究区内富县组和延10局部区域沉积缺失,形成特有的古地貌景观;储层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具有分选性好、成熟度高的特点,物性较好,粒间孔与溶孔是延9油层组主要的孔隙类型,延9储层存在较严重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通过多因素综合分析,将研究区延9储层分为四类,各小层均以Ⅱ类储层为主,其次是Ⅰ类储层;构造-岩性油藏是研究区延9主要的油藏类型,其次是构造油藏,前侏罗纪古地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延9油气的分布,延9古地貌油藏成藏模式分古斜坡古地貌油藏和古高地古地貌油藏;延9油气的富集受多种因素的控制,而主要控制因素是构造高点和古地貌形态;在前期大量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对延9各小层进行了建产有利区预测,最终优选出各类评价目标9个,其中其中Ⅰ类目标2个,Ⅱ类目标5个,Ⅲ类目标2个,总面积达98.27km2,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