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超疏水微界面材料润湿特性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atz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微机械领域,尺度效应的存在使得材料表/界面特性成为决定微器件功能的关键因素。在微/纳米尺度上,相互接触或存在微间隙的表面间黏着效应显著,从而导致微观表面受到严重黏着磨损而失效。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和改性使其具有超疏水性能是改善固体表面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方式,在微/纳机电系统领域有重要的学术和工程价值。本文建立亲水表面微观粗糙结构模型,基于Gibbs自由能法则,并考虑接触角滞后能的前提下,利用该模型从能量角度揭示了表面形貌对固体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规律,归纳得到了液滴在亲水性粗糙表面稳定处于Cassie状态时,微观粗糙结构形貌特征、几何参数、分布特性的设计准则。通过建立微/纳米尺度上平面-平面,球面-平面以及球面-球面间弯月面模型,基于Young-Laplace方程和Reynolds润滑理论,分析得到固体表面接触分离过程中弯月面力和黏着力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接触表面分离过程中的弯月面形状变化规律,并分别讨论了固体表面分离距离、液滴初始弯月面高度、固体表面润湿性能、分离时间、断裂高度等因素对弯月面力和黏着力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微/纳米表面抗黏着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法,在单晶硅基底上加工微米级方柱阵列粗糙结构并修饰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ctadecyltrichlorosilane, OTS)自组装分子膜,成功获得了性能稳定的超疏水表面。通过接触角与接触角滞后的测量,进一步分析表面微观粗糙结构特征参数以及自组装分子膜特性对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液滴在亲水性方柱阵列表面发生润湿状态转变的原因,得到了与理论预测一致性较好的实验结果。基于表/界面科学理论和摩擦学原理,分析超疏水表面减摩、抗磨、抗黏着机理,综合探讨微观和宏观摩擦学性能,总结和归纳出微观粗糙结构和OTS自组装分子膜对减小摩擦并延长自组装分子膜寿命的协同效应,得到了OTS自组装分子膜在干摩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的结论。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在农村地区开展以居民组为单位的高血压预防与治疗模式,为广大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居民组为单位,对不同疾病程度的高血压人群进行分类,然后
近几十年来,连续刚构桥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相当数量的刚构桥出现了一个通病"跨中下挠过大"。针对该工程问题,本文对连续刚构桥进行了损伤敏感性分析,进而开展了改
目的:观察碘伏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充分引流腹部切口渗出液后分别用碘伏及酒精外敷腹部脂肪液化伤口,观察两组患者愈合程度及痊愈时间的差异。结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剧增,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导致了全球气温的普遍升高。全球气温的升高给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这已经
制备具有新颖结构和高质量的半导体纳米材料是当前纳米科技研究与发展的基础课题。作为纳米器件的基元,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学、光学及化学性质决定着纳米器件的性能。因此,在
高效率视频编码标准(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于2010年由JCT-VC制定,并于2013年正式发布。相比较上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AVC,在相同图像质量下HEVC能节省50%的
本文在了解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概述了目标承诺的涵义、结构、测量、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在楚辞骚体文学如《离骚》、《哀郢》中,乱辞与正文没有什么不同。而在不久以后的《涉江》、《怀少》等作品中,乱辞则与正文迥然相异,它们开始向富有技巧性的长篇歌谣体发展,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肠康宁为实验室自组复方,由黄芪、黄连2味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症。试验方案为:把具有补气固脱作用的黄芪制成胃溶性微丸,用于治本;把具有清热燥湿,抑菌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