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养分在橡胶树上施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jsword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机养分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已有研究表明,有机养分具有补充植株养分以及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而有机养分在橡胶树上的研究与应用报道较少。本研究为开展有机养分在橡胶树上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7种有机养分的5个水平加对照对橡胶树小苗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N、P、K含量,小叶柄胶值以及生长量。并且通过7种有机养分加对照对橡胶树割面进行涂施处理,研究了干胶产量,胶乳养分N、P、K的含量。主要结果如下:1 不同有机养分各种浓度对橡胶树小苗的影响1.1 不同有机养分各种浓度下对橡胶树小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甘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在浓度为40mg/kg时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其他浓度,喷施鸟嘌呤核苷酸、腐殖酸的处理变化规律不明显,喷施硫酸铵的处理随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随之增加。1.2不同有机养分各种浓度下对橡胶树小苗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对于橡胶树小苗叶片N的影响,甘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鸟嘌呤核苷酸在40mg/kg时,叶片N含量最高。腐殖酸的不同浓度处理,叶片N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硫酸铵的适宜浓度则在40-80mg/kg之间。对于橡胶树小苗叶片P的影响,甘氨酸、赖氨酸、亮氨酸、鸟嘌呤核苷酸、腐殖酸在40mg/kg时,叶片P含量最高。半胱氨酸在40mg/kg时,叶片P含量最低。而硫酸铵的适宜浓度在40-80mg/kg之间。对于橡胶树小苗叶片K的影响,甘氨酸、半胱氨酸在40mg/kg时,叶片K含量最高。赖氨酸则是低浓度处理时叶片K含量高。而亮氨酸、鸟嘌呤核苷酸在40mg/kg时,叶片K含量最低。腐殖酸的适宜浓度为400mg/kg。硫酸铵对叶片K含量影响不大。1.3不同有机养分各种浓度下对橡胶树小苗小叶柄胶值及生长量的影响甘氨酸、半胱氨酸在20mg/kg时小叶柄胶值最大。赖氨酸、亮氨酸的适宜浓度均在10mg/kg,鸟嘌呤核苷酸的适宜浓度为80mg/kg,腐殖酸的适宜浓度则是200mg/kg,硫酸铵处理的橡胶树小苗差异不显著。低浓度的有机养分处理能提高橡胶树小苗的小叶柄胶值。甘氨酸、赖氨酸、半胱氨酸处理浓度为40mg/kg时对橡胶树小苗茎围的增粗有明显的作用。亮氨酸则在低浓度处理下对橡胶树小苗茎围的增加优于高浓度的处理。鸟嘌呤核苷酸、腐殖酸、硫酸铵对橡胶树小苗茎围增加各浓度之间变化趋势不明显。对于橡胶树小苗的株高生长量,赖氨酸、半胱氨酸的最佳浓度为40mg/kg,鸟嘌呤核苷酸的适宜浓度在20-40 mg/kg之间。而甘氨酸、亮氨酸、腐殖酸、硫酸铵的处理则没有明显规律。2不同有机养分对橡胶开割树的影响2.1不同有机养分对橡胶开割树干胶产量的影响不同有机养分对橡胶开割树干胶增产的效果为鸟嘌呤核苷酸、赖氨酸优于甘氨酸、半胱氨酸,而其他养分对橡胶树增产效果不明显。2.2不同有机养分对橡胶开割树胶乳养分含量的影响各种有机养分处理后,胶乳N含量在处理前后差异不显著。甘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鸟嘌呤核苷酸处理后的橡胶开割树,胶乳P含量极显著高于处理前,而硫酸铵与腐殖酸的处理,胶乳P含量与处理前相比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鸟嘌呤核苷酸处理的橡胶树,处理前后胶乳K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处理,处理前后胶乳K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其他文献
在马铃薯的生产中氮肥的施用量大,氮肥供应合理与否不仅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同时影响氮肥的利用效率。在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同时合理施用氮肥,以实现较高的氮素利用率,是马铃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以马铃薯品种东农09-33069、东农308和东农311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施氮水平,研究施氮量对马铃薯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分配、氮素利用率以及产量的影响。寻求适宜不同马铃薯品种生产的氮肥施用量,探究马铃薯的
面对全球化的土壤盐渍化,盐渍已成为目前限制世界范围内农作物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红麻作为一种新型的优势经济作物,其具有较强的耐盐性,适合在适度的盐碱地种植。因此,选育具有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thickened glomerular basem
摘 要:校园网建成之后,管好校园网与用好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高校园网的应用水平,让校园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其服务平台的作用,成为衡量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这种背景之下,为创建以网络为依托的E-learning学习环境应运而生。如何创建E-learning学习的环境,笔者介绍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校园网;信息化水平;E-learning;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