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扩作用探讨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尿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α)及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LB/CR)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螺内酯组21例,予以螺内酯20mg/d干预,抽取同期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降糖、降压、调脂等治疗,治疗12周。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8-iso-PGF2α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ALB浓度,苦味酸法测定血、尿肌酐浓度,亲和层析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尿8-iso-PGF2α尿ALB/CR、血Scr及HbA1c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治疗12周后,螺内酯组尿8-iso-PGF2α浓度(130.49±110.60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3±401.29pg/ml)(t=3.5179,P=0.0011),尿ALB/CR浓度(34.75±25.66mg/g)低于对照组(121.96±115.30mg/g)(t=3.3832,P=0.0016),血Scr、HbA1c无统计学差异(P>0.05)。(2)螺内酯组治疗后,尿8-iso-PGF2α水平(130.49±110.60pg/ml)较治疗前(348.66±268.64pg/ml)明显下降(t=3.5653,P=0.0019);尿ALB/CR水平(34.75±25.66mg/g)明显低于治疗前(113.05±96.73mg/g)(t=3.6123,P=0.0017),血Scr、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治疗后尿8-iso-PGF2α水平(450.03±401.29pg/mL)较治疗前(290.774±290.27pg/mL)显著上升(t=2.5836,P=0.0179),尿ALB/CR(121.96±115.31mg/g)较治疗前(67.96±50.72mg/g)显著上升(t=2.9065,P=0.0088),血Scr、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螺内酯组治疗前后尿8-iso-PGF2α差值(-142.57±204.18pg/ml)较对照组前后差值(104.13±300.10pg/ml)有显著差异(t=3.1147,P=0.0034),螺内酯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尿肌酐差值(-78.30±99.35mg/g)较对照组前后差值(54.00±85.19mg/g)有显著差异(t=4.6325,P=0.0007)。(5)治疗中两组患者中未发生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男性乳腺增生等不良反应。   结论:小剂量螺内酯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8-iso-PGF2α,降低ALB/CR,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糖代谢能力的变化,包括机体葡萄糖代谢能力、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胰岛素分泌能力;观察心衰状态下大鼠肝脏、脂肪及骨骼肌等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及其亚型
背景:线粒体DNA4977bp缺失是机体老化的分子标志,已经证实存在于多种实体肿瘤中。喉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迄今为止,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squamouscellcarci
目的:   1.采用Meta分析,从有效性、可预测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评价我国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矫正近视的远期效果,为临床PRK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