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欧化探索——一项基于语料《红楼梦》和《家》的对比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r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一直发展到现代汉语。这一结果除了汉语自身不断变化发展外,还有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巨大推动作用。 五四运动以来的近百年时间是现代汉语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伴随着大量西方文学作品汉译,汉语不可避免地受到印欧语的冲击,大量欧化词语和结构涌入汉语,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欧化语法现象。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是欧化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本文通过对英语和五四前后的汉语分别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揭示这种欧化现象并分析其原因。论文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欧化现象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从它的变化及出现频率来论证这种现象,语料选自小说《红楼梦》和《家》及其英译本。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欧化有利也有弊:其利就是有助于明确指称,减少歧义;其弊就是人称代词的多用、滥用破坏汉语简洁美,甚至导致不同指的后果。本研究有助于我们趋利避害,既防止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过度欧化,又能恰当地吸收英语中的有益成分来丰富和发展汉语。
其他文献
听力是人的语言能力中的其中一项重要技能,却在很长一段时期被忽视了。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听力才开始作为调查研究的新领域而得到重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听力受到了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英国二十世纪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因其独特而深远的内涵至今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对其进行各种角度的解读。与他的许多作品比如《儿子与
20世纪初,西方语言学界开始热衷于一个新问题的探讨,那就是符号学。顾名思义,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及其意指作用规律的科学。现代符号学作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为我们分析人类社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小说从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向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小说家和文艺理论家,也是意识流文学流派的前驱。他早期的代表作《淑女画像》是著名的“国际
荒野是美国特有的文学意象之一。本文以美国现代化进程为背景,选取20世纪初期,即美国现代化成熟期这一历史时期为研究阶段,从生态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女性作家薇拉·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