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储的“共母”现象探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孩子出生通常情况下就会有宗法意义上的母亲,如嫡母,庶母,又因为养育,过继等关系,还可能存在慈母、养母、乳母、保母等各类母亲。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使人们的讨论焦点集中在父亲角色以至于忽视了母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就皇室家庭而言,母亲的角色涉及到皇储之争,外戚擅权,后宫干政等众多关键性问题,因此需要得到史学研究的重视。本文基于对史籍和墓志资料的分析,分别考释了唐代皇储的生母,嫡、庶母以及乳、保母,从其出身、封号、赏赐、丧仪以及与皇储的互动来展现“共母”现象下母亲的角色。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共母”现象下唐代皇储的生母。笔者在对唐代皇储生母出身和封号考释的基础上,立足于唐代皇储生母出身来历由世家贵族、皇亲国戚转向良家子以及掖庭婢女的平民化趋势,分析唐代皇储与生母的亲子关系,反映出唐代皇室亲生母子之间紧密连接的整体性,以及从子以母贵到母以子荣的转变原因。第二部分分继位前后两个阶段探讨了“共母”现象下唐代皇储与嫡、庶母在不同情况下的关系。通过对继位前唐代皇储与嫡、庶母在夺嫡之战中的对抗到继位后皇储嫡、庶母的去向列举分析,揭示了宗法要求下的嫡母子和庶母子斗争的实质,即唯有现世的权力,才是一切行为的根本准则,至于是否有违礼制,也不是那么重要了。第三部分通过对皇储乳、保母出身、封号、待遇和荫封情况的考释,展现出唐代皇储乳、保母的发展由汉魏六朝向唐以后过渡的特性,出身的平民化转变,封乳母为夫人以及荫封夫族,都是宋明清皇室乳母定制的萌芽。唐代皇储乳、保母虽然以养育的恩情得以出入彤门,但却有着明显的权力边界,被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第四部分总揽全文,通过明确唐代皇储“共母”现象随时间与相关制度的变革而演变的特征,反映出“共母”现象与唐代玄宗朝开始的“不立皇后”和皇子抚养制度改变的相互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以病种分析为例.介绍了在数据仓库中数据清洗的方法——二次清洗法,二次清洗完成的工作是不同的,第一次的清洗主要负责清洗源数据中的”脏数据”,第二次清洗则负责维度的提取
微课作为比较新潮的教学资源,在实现远程教学方面具有相应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
目的:提高投照技师的专业水平和诊断质量,降低患者X射线辐射剂量,促进放射防护工作的开展。方法:根据"国家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V)"的要求,辐射对人体的损害采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划分标准。结果:增强了X射线的防护意识,使国内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卫生防护标准落到实处。结论:重视受检患者X射线防护,强化国人的放射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人为本,杜绝X射线的滥用、滥检,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基于种群的生活习惯、文化风俗所创造出来的美的具象化产物。非物质文化不仅对于我们了解先民的生活方式、精神文化内涵有着重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