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属合欢属植物,未见有关其镇静安神方面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在对××树皮95%乙醇粗提物(SJ)初步筛选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该提取物中镇静催眠活性化学成分,希望从中找到新的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天然产物分子,并对其活性成分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以镇静催眠活性筛选结果为导向,从95%乙醇粗提物中寻找有效活性成分,并进一步观察其镇静催眠药效,对此有效活性成分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
方法:(1)通过观察SJ对雄性昆明小鼠自主活动、最大阈下戊巴比妥钠小鼠入睡率的影响,对其镇静催眠作用进行初步考察。(2)以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试验为初筛试验,对从SJ进一步分离得到的组分进行镇静催眠活性筛选。(3)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寻找SJ中的主要毒性成分(主要以死亡率为观察指标)。(4)通过镇静试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对筛选出的最佳有效活性成分进行进一步药理活性试验。(5)以抗印防己毒素惊厥试验、抗荷包牡丹碱惊厥试验对有效活性成分进行镇静催眠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究。
结果:(1)SJ在0.01mg/kg(ip.)以上剂量具有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作用(p<0.05),在10<'-4>mg/kg(ip.)以上剂量能协同最大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显著增加小鼠入睡率(p<0.05);在100mg/kg(ip.)可致小鼠lOO%死亡。(2)对SJ的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SJ-a,b,c,d,e)进行促眠活性筛选,这五个提取物都具有促眠作用,在300mg/kg(ip.)时 SJ-a,b,c,d小鼠入睡率均达100%(p<0.001),SJ-e小鼠入睡率83%(p<0.001);在60mg/kg(ip.)时SJ-a,d仍能显著增加小鼠入睡,入睡率分别为50%(p<0.05)和100%(p<0.001),而SJ-b,c组的小鼠入睡率均为17%(p>0.05),未表现出明显增加小鼠入睡的作用。因此以正丁醇提取物(SJ-d)促眠活性最高。但同时SJ-d的毒性也是最大的,300mg/kg(ip.)时SJ-a,b,c,d,e各组小鼠一周内死亡率分别为50%、67%、33%、100%、83%,60mg/kg(ip.)时SJ-a,b,c各组小鼠未出现死亡,SJ-d组小鼠一周内死亡率为50%。(3)对SJ-d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SJ-d.0,3,6,9)进行促眠活性筛选及其急性毒性的观察。结果表明SJ-d-3,6与相当剂量的SJ-d协同戊巴比妥钠增加小鼠入睡的作用相当,而SJ-d-0,9则较相当剂量的SJ-d增加小鼠入睡的作用弱;另外,SJ-d-3(ip.)10mg/kg、5mg/kg的致死率分别为100%、70%。对SJ-d-6不同剂量下协同戊巴比妥钠增加小鼠入睡的作用进行的研究未显示出明显量效关系,且SJ-d-6(ip.)150mg/kg、100mg/kg、25mg/kg致死率分别为57%、29%、14%。综合以上结果,初步认为SJ-d-6可能是SJ-d促进睡眠的主要有效部位,而SJ-d-3则可能是SJ-d的主要毒性部位。(4)SJ-d-6经硅胶柱层析分离,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得到7-13、24-30、31-41、48-51四部分,对此四部分进行促眠活性筛选,并与相当剂量的SJ-d-6进行比较,结果7-13与相当剂量的SJ-d-6协同戊巴比妥钠增加小鼠入睡的作用相当(小鼠入睡率60%左右,与对照组比p<0.05),其余三部分均较相当剂量的SJ-d-6作用弱,且无显著增加小鼠入睡的作用(p>0.05)。(5)SJ-d-6-7-13在小剂量0.13mg/kg、0.2mg/kg、0.3mg/kg(ip.)时对小鼠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p>0.05);在大剂量15mg/kg、30mg/kg、60mg/kg(ip.)时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5),协同戊巴比妥钠增加小鼠入睡率(p<0.05),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p<0.05),但亦无明显量效关系。另外,腹腔注射1g/kg SJ-d-6-7-13小鼠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6)通过观察SJ-d-3的柱层析分离组分SJ-d*3-8,25,40,65,85导致小鼠的死亡情况,寻找SJ-d-3的主要毒性部位。结果这五个组分中SJ-d-3-85与相当剂量的SJ-d-3的致死率相当,其余均远低于SJ-d-3的毒性。(7)对SJ-d-6-7-13的沈脱分离物SJ-d-6-7-13-Ⅰ,Ⅱ,Ⅲ以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入睡试验进行促眠活性筛选。SJ-d-6-7-13-Ⅰ,Ⅱ,Ⅲ均能显著增加小鼠入睡率(p<0.001),且与相当剂量的SJ-d-6-7-13的作用相当。另外,经高效液相鉴定,SJ-d-6-7-13-Ⅰ,Ⅱ为单体化合物。(8)研究不同剂量下SJ-d-6-7-13-Ⅰ对小鼠入睡率的影响。结果在6.5×10<'-6>mg/kg~6.5mg/kg(ip.)的试验剂量下,6.5×10<'-6>mg/kg~0.65mg/kg显著增加了小鼠入睡率(p<0.05),但无量效关系;而6.5mg/kg时则对小鼠入睡率无明显影响。采用试验剂量6.5×10<'-3>mg/kg、0.65mg/kg(ip.)进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结果均无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作用(p>0.05)。(9)以抗印防己毒素惊厥试验和抗荷包牡丹碱试验对SJ-d-6-7-13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探。结果SJ-d-6-7-13(15mg/kg、60mg/kg ip.)无拮抗印防己毒素作用,SJ-d-6-7-13(15mg/kg、30mg/kg、60mg/kg ip.)无拮抗荷包牡丹碱惊厥作用。阳性对照药安定则能显著拮抗印防己毒素、荷包牡丹碱惊厥(p<0.001)。
结论:(1)××树皮95%乙醇提取物(SJ)在0.01mg/kg(ip.)以上剂量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强毒性,100mg/kg(ip.)可导致小鼠100%死亡。(2)SJ的正丁醇提取物(SJ-d)在SJ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中镇静催眠活性最强,同时毒性也最强。(3)SJ-d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分离物中,SJ-d-6活性最强,SJ-d-3毒性最大。(4)SJ-d-6、SJ-d-3分别经柱层析法分离得到的组分中,SJ-d-6-7-13是SJ-d-6镇静催眠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能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增加小鼠入睡率,但在试验剂量下无量效关系;SJ-d-3-85是SJ-d-3中的主要毒性成分。(5)从SJ-d-6-7-13中分离得到的SJ-d-6-7-13-Ⅰ,Ⅱ,Ⅲ均能显著增加小鼠入睡率,其中SJ-d-6-7-13-Ⅰ,Ⅱ为单体化合物。但在试验剂量下SJ-d-6-7-13-Ⅰ无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作用,因此其可能不是SJ-d-6-7-13中唯一的镇静催眠有效成分。另外, SJ-d-6-7-13-Ⅱ的镇静催眠作用仍有待研究。 (6)与安定相反,SJ-d-6-7-13无拮抗印防己毒素、荷包牡丹碱惊厥的作用。提示SJ-d-6-7-13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与安定不一样,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