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蚀防治技术包括涂装、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使用缓蚀剂等,其中使用缓蚀剂是一种简单易行、高效实用的防腐方法。一些有机化合物因其低廉的价格和显著的缓蚀效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普遍认为大部分有机缓蚀剂可以通过杂环和双键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达到防治腐蚀的目的。将有机缓蚀剂与无机缓蚀剂混合使用,发挥它们各自的缓蚀特性应该可以获得特别的缓蚀效果,而且从多种缓蚀剂协同作用的角度进行研究无疑是具有新颖性的课题。
本论文研究了两种缓蚀剂,钼酸钠和2-氨基苯丙噻唑对60X碳钢的缓蚀作用。两种缓蚀剂在3%Na2S溶液中对60X碳钢的缓释效果通过Tafel曲线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来进行评价。本文对缓蚀剂的缓蚀机理与分子结构和缓蚀剂的能效进行了分析讨论。
①两种缓蚀剂对3%Na2S溶液中60X碳钢都显示了缓蚀效果。线性扫描显示有机缓蚀剂对阳极和阴极过程的腐蚀反应都具有阻碍作用。有机缓蚀剂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同时遵循朗格缪尔吸附等温方程。实验结果表明,碳钢表面的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②电化学实验结果显示电流密度随着钼酸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交流阻抗测试表明有机缓蚀剂的使用提高了金属表面的电荷传递电阻。缓蚀剂分子通过吸附在金属表面的活性位点来阻碍腐蚀反应。通过线性极化扫描和交流阻抗技术得到的关于缓蚀剂缓蚀效率的结论很好的吻合。
③研究了不同浓度下的2-氨基苯丙噻唑缓蚀剂的缓蚀效应。
④实验结果说明钼酸钠在80μmoL/l时具有最好的缓蚀效率。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大约在6μmol/L时其具有最高的缓蚀效率。有机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为自发过程,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形成了混合的保护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相对而言要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