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减持与掏空行为 ——以M公司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于便捷性且不影响控股股东控制权的优势,股权质押成为诸多企业控股股东青睐的融资方式。一般而言,企业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融资获取流动性,会将资金注入企业,或者满足个人的资金需求。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后,实现了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从而降低了掏空成本,因此控股股东更有可能出于自利的目的实行掏空行为。在现实中,一些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后还存在减持股票的行为。那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减持股票的动机是什么,尤其是这种“质押—减持”模式是否会掏空公司值得深入研究。为了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本文选择M公司作为案例进行研究。该公司控股股东在一段时间内股权质押较为频繁,特别是公司董事长W在股权质押后存在减持行为。本文主要探究M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进行减持的动因,以及其在股权质押后减持是否构成掏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M公司的控股股东W频繁进行股权质押、甚至在股权质押后减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M公司为促进转型而盲目并购,但并购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导致公司利润自2018年起大幅下降,股价也一路下跌;第二,在M公司并购、出售资产等过程中,多个控股股东及高管通过关联交易、资金占用等方式掏空公司。因此,董事长W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对公司前景不看好,也有动机和能力通过股权质押及股权质押后减持的方式获利离场,进而掏空公司,该现象得到了数据分析结果的验证。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将W进行股权质押与质押后减持前后的超额收益率进行对照研究,发现相对于仅进行股权质押,W股权质押后减持获得了更多的超额收益,证实了其股权质押后减持是一种掏空行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公司前景不看好时,公司大股东存在通过股权“质押—减持”的方式来掏空公司的现象。这为监管机构加强对控股股东行为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我国未成年人的恶性违法犯罪行为频频见诸报端,如2018年12月发生在湖南沅江的12岁男童弑母案中涉案男童却因“未达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而无法被追究刑事责任,震惊與论。除却案件本身的讨论,这类案件引发各界持续关注的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处遇制度缺失带来的对涉案未成年人应急处置不及时、管教措施不充分等问题。经验表明,不仅要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更要重视和提前干预犯罪
我国在2007年首次将劳务派遣连带责任问题以专章专节形式予以规制,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处于单方连带责任模式,随后公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弥补了单方连带责任的不足,至此我国形成了双方连带责任的立法模式,加强了对受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针对劳务派遣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国在2012年又一次进行修改,在责任承担方面,由较为完善的双方连带责任转变为单方连带责任,加重了用人单位的负担,并且对于双方承
近年来,水上突发事件呈多发态势,水上危机应对成为摆在政府和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水上搜救作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资源受限,能力不足,压力过大,仅靠政府一元化的水上搜救服务供给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实践中很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辅助政府进行应急救援工作,对于维护水上安全、环
在过去的十余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和中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扩大。自2013年起,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维持在70%以上,其中2016年甚至达到了81.95%。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另外,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固投,其投资的内容主要是基础设施工程。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了招投标,在建设过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关系着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境外投资和跨国业务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参与到国际合作和境外投资活动中。由于大规模的境外资产长期未得到有效的监督,以及境外投资风险较大和经济政策的疏漏,境外资产亏损事件频繁发生,导致国有企业境外资产面临流失的风险,严重冲击着我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深化国有
近年来为控制房地产业的急速发展,实现房地产经济软着陆,政府在宏观经济和政策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2020年1月,银保监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对房地产金融监管加强,防止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以此来抑制过快增长的居民杠杆率,多管齐下促进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信贷政策收紧和融资工具短缺使得长期依赖银行贷款的房地产企业境内融资面临很大的融资压力。除此之外,海外融资监管加强也
自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后,我国开始在贵州等13个省(区、市)开始了行政公益诉讼的试点工作。至2017年7月1日将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规定在《行政诉讼法》中并正式实施,表明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已从试点走向了全国范围实施,再到如今,共4年有余的时间,贵州省的行政公益诉讼实践相对来说经验比较丰富、裁
2014年,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大型企业与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s Centre,FSSC)。房地产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其成本管理水平不仅关乎企业的存亡发展,更关乎人民安居与社会和谐发展。理论上,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的实施为房地产企业提升成本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粘性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行各业也在以迅猛的速度加快着发展的脚步,如此快速的发展必然会对整个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河流的治理工作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工程。由于我国河流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其中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与河流有关的治理工作迟迟未得到足够重视,致使很多河流都存在淤泥堆积、污水直排等现象,造成水体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
本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推行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开始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实践与探索。民政事业专项资金作为中央及地方拨付的专款专用资金,其使用效益的评估也十分重要。2018年JC区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的投入极大提高了本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项目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都成为关注焦点。然而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在实践中却难以发挥全面监督、评价专项资金绩效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民政事业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