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_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作品中有一系列的异国形象,它是老舍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当前对老舍作品中异国形象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以往研究过多注重作品的“人物形象”,对老舍作品中异国的风景、风俗以及“套话”等因素,缺少细致的梳理和研究,而这恰恰是形象学所要关注的内容。形象学研究不仅仅关注人物形象,也关注作品中异国的风景、风俗、人物以及“套话”问题,从而体现出作家与异国形象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为我们系统研究老舍作品中的异国形象提供了合法化依据和可阐释的维度,在这一基础上,异国形象体现出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性关系下老舍的复杂心境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从而体现出老舍独特的文化思考。因此,从形象学意义上来关注老舍作品中的异国形象问题可以为老舍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多维阐释的可能性,也更能深刻地揭示出老舍对中西文化的深刻思考。老舍作品中的异国形象可分为英国形象、南洋形象和日本形象这三类,前两类都是基于异域经验书写而成的,后一类是老舍在国土上以被侵略者的身份观察日本所得的。这三类异国形象的塑造,既有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成分,也受老舍自身的年龄、观看异国的角度和距离、自身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英国和日本都给老舍留下了毁家灭国的童年经验,一个是高高在上的殖民帝国形象,一个则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不间断地迫害中国的侵略者,这些都是老舍塑造出意识形态下的异国形象的重要因素。但老舍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既有理性思考异国这一“他者”的自觉,也有因对本国现实不满,基于异国塑造出的不同于本国的乌托邦形象。这也是老舍笔下的异国形象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原因,情感上即使憎恶异国,但理性上仍在思索“他者”强大的原因,始终以世界的眼光去观看。南洋形象不同于英国与日本形象,它带给老舍更多的是民族的自信与希望,多元文化景观的南洋社会虽然有一定的狭隘性,但是华人身上继承的传统文化的美德使老舍欣慰,新一代人也使他看到弱小民族的希望。老舍的异域经验,“现代人”的思考,和从小浸润着的传统文化,使他始终处于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对立之中。在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下,老舍并未像许多“五四”知识分子一样,果敢地以现代代替传统,他不停地在两者之间徘徊,出现了理智与情感上的“二律背反”。当本国这个“自我”遇到西方这个“他者”时,传统文化遗留下的问题显而易见,老舍积极地以“他者”烛照“自我”,以期拯救国民、改变现状,但是老舍在东西文化上本就游离的姿态使得他探索的拯救国民的出路显得飘渺不定。老舍面对东西文化时,矛盾、徘徊,但也因此,他更多了一份思考,不盲目屈从、谨戒西方,在眷恋传统文化时积极探求其精华。
其他文献
《元史·祭祀志》是现存关于元代祭祀制度最完整也是最重要的文献。本文首先综合运用理校、本校等方法纠正了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同时指出了文中存在的疑
这一天,我上门诊,一个妈妈带着孩子来看“病”,孩子妈妈焦虑的对我说:“我这孩子极不爱吃饭,每次吃饭,都是我最痛苦的时刻,威逼利诱的招儿都使出来了,可是孩子还是不好好吃,你说怎么办呢?”  我的儿子小时候很瘦,经常有人和我开玩笑:“你还是儿科大夫呢?孩子怎么那么瘦。”想想我的孩子的瘦,除了有遗传的因素在里面以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4岁前,我的孩子没有上幼儿园,完全由我的父母照顾的。说实在的,老人带
期刊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女性文学和黑人文学最具影响的代表作家之一,性别、种族和自然一直是沃克文学创作中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沃克的文学创作亦体现了一种鲜明的生态意识
在门诊、在病房,很多病人因为腰痛或颈痛,会拿着各种影像检查结果(X线片、核磁共振成像、CT片),忧心忡忡地问医生:“我的腰痛(颈痛)是不是骨质增生引起的,能治好吗?”由于大量有关治疗“骨质增生”广告的诱导,使很多人对骨质增生谈之色变,感觉骨质增生就是颈腰痛的罪魁祸首,一定要把骨质增生治疗好才能解除病痛。事实真如大家所担心的那样吗?  久坐久站,增加骨质增生风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
期刊
纠结词一:肌瘤随访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通常情况下,如果绝经,子宫肌瘤也会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而萎缩。如果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这种情况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只需定期检查,密切监测其变化,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再考虑治疗。  纠结词二:盆腔积液  根据产生原因,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两大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