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保障体系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它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而由于化学工业园区是危险物质和能量高度集中的地方,这就导致园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增强。应急监测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基础和特殊地位决定应急处置成功的概率,化工园区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是做好环境应急监测的关键,应急监测能力的高低决定应急监测的速度和效率,影响应急监测的质量。建立园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保障体系对提高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增强化工园区的环境应急监测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章在现场调研和总结国内外环境应急监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化工园区的环境事故风险特征,并对应急监测能力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归纳出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环境事故风险综合分析构建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保障体系的思路。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①研究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需要的风险分析方法和流程,提出了化工园区环境风险源的分类方法和风险源应急监测项目的预先辨识方法;  ②构建了化工园区环境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再基于模糊排序理论模型和模糊集理论的相关知识,研究出解决化工园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这类多指标多层次问题的模糊排序方法;并对化工园区内的风险源和化学品进行环境事故风险模糊排序,达到量化和表达环境灾害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等问题;  ③文章以化工园区环境事故风险综合分析为基础,从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的角度出发,运用风险分析原理和环境应急监测相关理论知识,从人力、技术、物资、信息管理等几个方面构建出园区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保障体系;  ④根据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和方法,建立洋浦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保障体系。  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方法以及信息支持系统等成果可直接推广运用于全国其他化工园区,对提高区域相关管理部门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做好应急监测工作,对有效地防止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保证各化工园区安全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此过程中,机械设备不仅不断地进行着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在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方面取得了日渐成熟的发展。为此,通过分别探讨与分析机械设备在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方面的具体方法,希望在不断推进我国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也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维修;保养 
沙滩车,又称全地形车,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新车型,主要用于农业,军事,娱乐休闲等。车架是沙滩车的骨架,其受力情况复杂,不仅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还要求其轻量化,以提高其动力性能。因
本文系统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和实地监测等多种探究方式,在煤层厚度为中厚的基础上探索了沿空留巷膏体巷旁充填技术,论文获得如下成果:(1)根据矿山压力与岩层控
硫化矿的浮选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硫化矿物容易氧化,且矿物表面氧化程度和氧化产物的类型对其浮选行为有显著影响。本文以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这三种典型硫化矿物为研究对象
随着水资源短缺情况的逐渐加剧,节约水资源已逐渐上升为全人类共同的行动目标。我国属于人均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之一,合理利用水资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如何
随着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大规模的露天矿也越来越多。但随着露天矿增加数量和规模,排土场发生的灾害案例越来越多,合理的排土场边坡形态能确保露
钻孔预抽瓦斯是防治煤矿瓦斯事故的主要措施之一。当钻进瓦斯抽采孔穿越膨胀岩时,钻孔内膨胀岩遇水快速膨胀易造成抱钻、钻具夹死等孔内事故,严重影响钻孔施工效率及煤矿安全生
摘 要:在进行机械加工的整个过程中,被加工件的加工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加工精度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所谓加工精度就是指被加工件的实际几何参数与预计几何参数的吻合程度。而加工误差就是指被加工件实际几何参数与预计参数之间的偏差。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加工误差将会减小。本文将以机械加工精度为切入点,对其影响因素以及提高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机械加工;加工精度;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TH161
地应力是引起采矿及其他各种地下或露天岩土开挖工程变形和破坏的根本作用力,其大小和方向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地应力测量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
井在现代人的心里总有一种古老而幽深的印象,因为自来水早已经全面地取代了井的地位,如今井更多的是作为人类一代代生息繁衍的见证是人类和自然相融相生的产物。越远离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