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夏季温湿效应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uan898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环境的过滤器,改善了城市的结构和形象,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近几年,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更高,绿地建设越来越强调生态,其设计不仅要求外观上符合形式美法则,绿地内部和整体结构更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学特性。城市园林绿地改变了城市地表面及近地面大气的太阳辐射状况,使绿地附近的大气热力特性发生变化,造成了绿地与非绿地之间的温湿度差异,形成局地小气候环流,能有效的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本文以城市园林绿地的基本组成单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揭示植物群落的温湿效应产生的机理、规律及影响因子,阐释不同植物群落温湿效应产生差异性的原因。笔者分别在2010年及2011年5-6月、7-8月等时间段内对重庆市主城区常见的植物群落进行实验,试对植物群落内部空间的温湿度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探讨城市绿地温湿效应和城市绿地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常见的植物群落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纯林和混交林植物群落在发挥温湿效应上具有差异性,相比而言,在群落特征相似的条件下,混交林植物群落的温湿效益更好一些。(2)郁闭度是影响植物群落内部温湿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郁闭度对植物群落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88和0.81,达到显著影响的标准。具体表现为:植物群落的郁闭度越大,群落内部的温度就越低,湿度越大;植物群落的郁闭度越小,群落内部的温度就越高,湿度就越小。(3)树木冠幅对植物群落温湿效应具有正相关性,但是其影响系数不大,对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1和0.12。(4)树木的胸径是影响植物群落发挥温湿效应的因素之一,但是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影响系数在0.1左右,达不到显著影响的标准。(5)枝下高对植物群落的温湿效应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所有植物群落中总体上呈现植物的枝下高越低,植物群落的温湿效益就越高;植物的枝下高越高,群落的温湿效益就越低的规律。其相关系数较小,不是影响植物群落温湿效应的关键性因素。(6)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群落温湿效应的关键因子之一,与植物群落内部的温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即光照强度越大,群落内部的温度就越高;光照强度越小,群落内部的温度就越低。与植物群落内部的湿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即光照强度越大,群落内部的湿度就越低;光照强度越小,群落内部的湿度就越高。(7)植物群落内部的温湿度并不是均匀分布的,由于植物群落的下垫面在水平方向上呈斑块状分布,使群落内部的小气候特征产生差异性,从而导致植物群落内部在水平方向上温湿度的分布具有不规律性分布。(8)在植物群落垂直方向上,温湿度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当群落的下垫面为硬质铺装时,离下垫面越近,植物群落内部的温度就越高,湿度就越小;离下垫面位置越远,植物群落内部的温度就越低,湿度就越大。当植物群落的下垫面为植物时,植物群落内部的温度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情况。湿度表现为中间低,两端高的情况。
其他文献
针对自适应光学系统常遇到的环形光斑,仿真研究了波前传感器子孔径的六种环形布局,得出了环形布局的指导原则,并将环形布局与传统的方形布局进行了比较,认为环形布局更适合于环形
我国地域辽阔,土地能够创造财富,是人类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提供着我国大部分人口的口粮,是重要的粮食基地,但目前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尚缺乏科学性,土地
果桑栽培已经成为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有关桑雌花与桑椹生长发育的研究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探讨桑树雌花发育及其调控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果桑品种“大10”和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归还的主要形式,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N,P,K),对维持土壤肥力、保持植物再生长,养分的可利用性,促进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