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蓬勃发展,随着教学对象的低龄化,国际少儿汉语教学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由于少儿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同于成人,因此游戏教学法、全身反应法和歌谣教学法等少儿汉语教学法广受欢迎。其中,歌谣教学法由于教学效果好且容易操作,在少儿汉语课堂中运用广泛。为配合歌谣教学法的课堂运用,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逐渐出现。然而,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性少儿汉语教材(教学材料以课文为主体的综合性教材),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研究也十分薄弱(相关研究不足5篇)。汉语教材的编写与推广是对外汉语教学在21世纪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赵金铭,2004),所以关于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的研究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现在歌谣教学法和少儿汉语歌谣教材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亟需从教材文本与教学实践两方面总结经验,提炼出更为符合教学规律和学习者认知特点的教材编写思路。因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课堂志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将静态的文本分析和动态的教学实践及调查相结合展开研究。全文一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从多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界定“少儿”和“歌谣”两个关键概念,并介绍本文理论基础。第二章为研究设计,包括本文研究对象的选取和选取原因、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维度,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以《晓康歌谣学汉语》和《朴炫英少儿汉语》为研究蓝本进行文本分析,探讨教材的编写理念、资源配置与编写体例、话题选择、韵律特征和文化因素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和第六章为海外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第五章为笔者在英国W小学的教学实践及思考,基于教学实践提出“四步歌谣教学法”,并根据教学实践对歌谣教学提出相关建议。第六章为对英国师生的调查,先对8位不同类型的外语教师进行访谈,然后对笔者班里的3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收集的访谈和问卷信息进行分析。第七章笔者结合文本分析的丰富内容和对教学实践的思考,从教材的歌谣设计、编写体例、教学视频和立体建设四个角度为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最后,总结本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当前研究较为薄弱的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为选题,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涉及多国别的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旨在为歌谣教学及教材编写初级阶段的发展提供总结与反思,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同时推动少儿汉语歌谣课堂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