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杭州市铅作业人员的血铅水平,探讨铅接触与否以及不同的血铅水平对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特别是接触低浓度铅对健康的影响,以及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为评估铅作业危害及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调取2017年度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铅作业人员相关资料,资料包含有职业史及相关人口学特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及血铅检测结果。分别按照铅接触与否、不同的铅接触水平对各体检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利用SPSS 20.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接触组共1157人,血铅中位数为173.20(92.35-246.75)μg/L;对照组共421人,血铅中位数为26.30(15.65-36.55)μg/L,经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接触组血铅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所有1578名工人中,血铅最大值为392.8μg/L,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400μg/L,均属于低浓度铅接触。2、1157名铅作业人员中,血铅处于理想水平的有302人,占26.1%,处于限下高值的有855人,占73.9%。3、就总人群而言,低浓度铅接触会导致血常规WBC、RDW-CV、HCT升高,MCH、MCHC、PLT 下降;肝功能 ALT、GGT 升高,TP、ALB、A/G、TBIL 下降以及血压升高。男工血常规RDW-CV升高,MCH、MCHC、Hb、PLT下降;肝功能ALT、GGT升高,TP、ALB、A/G、TBIL下降以及血压升高。女工血常规HCT升高;肝功能ALT升高,ALB、TBIL下降以及血压升高。以上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且低浓度铅接触对健康影响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WBC 异常(OR=1.839)、HCT 异常(OR=1.348)、TP异常(OR=2.749)、ALB异常(OR=5.386)、血压异常(OR=2.208)有统计学关联。4、就总人群而言,血铅水平升高会使血常规WBC、RBC、MCV、HCT升高,MCHC、PLT下降;肝功能ALT、GGT升高,TP、ALB、TBIL下降;心率加快以及血压升高。男工血常规WBC、RDW-CV升高,MCH、MCHC、Hb、PLT下降;肝功能ALT、GGT升高,TP、ALB、TBIL下降以及血压升高。女工血常规WBC、RBC、HCT升高,PLT下降;肝功能ALT升高,ALB、TBIL下降;心率加快以及血压升高。以上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且铅接触水平对健康影响的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显示:WBC 异常(OR=1.553)、HCT 异常(OR=1.822)、TP异常(OR=5.253)、ALB 异常(OR=2.471)、ALT 异常(OR=1.633)、GGT 异常(OR=1.731)、血压异常(OR=2.019)有统计学关联。5、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OR=3.539)、机械加工类(OR=15.496)、传统电源类(OR=241.230)、接铅工龄为5~10年(OR=2.928)、年龄为 30~(OR=2.077)、年龄为 40~(OR=5.412)、年龄为 50~(OR=6.231)与血铅水平有统计学关联。结论:1、本次研究的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普遍较低,血铅最大值为392.8μg/L,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400μg/L,均属于低浓度铅接触。2、以血铅水平<100μg/L为血铅理想值,铅作业人员的血铅限下高值人数有855人,占 73.9%。3、低浓度铅接触可使血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血压值发生不利于健康的显著改变,是导致血常规WBC、HCT,肝功能TP、ALB等相关指标以及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且异常率增大。4、低浓度铅接触水平的不断升高,使血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心率和血压值向着不利于健康的方向逐渐发展,是造成血常规WBC、HCT,肝功能TP、ALB、ALT、GGT等相关指标以及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且异常率随之增大。5、男性,企业类型中的机械加工类和传统电源类,接铅工龄中的5~10年,年龄超过30岁均是血铅限下高值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