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住房水平和住房质量,满足大众“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我国废除福利分房制度,开始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改革。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一直就处于非理性发展过程当中,房价虚高,大户型一统天下,导致大量群众的购房计划化搁浅。2006年5月,国务院、建设部先后下发文件贯彻“9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新建楼盘总量70%”的规定,即“90/70”政策,目的在于确保和提高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我国住宅建设正处于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阶段,小户型在房地产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此项政策满足了许多中低收入家庭和首次置业者的住房需求。本论文以“90/70”政策作为文章的切入点,论证了小户型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以“90/70”政策为出发点,理论结合实际,研究了“90/70”政策下中小户型的室内设计对策。重点在说明小户型设计不是简单地把大户型缩小,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居住主体的生活方式、家庭人口、使用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对住宅设计的影响,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尽量做到中小户型设计的舒适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同时注意不同时期家庭生命周期的演变,使小户型住宅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从而获得中小户型住宅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小户型优化设计的发展,如何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内获得更大的使用空间,已成为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和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中国旧产业建筑的LOFT改造,引入LOFT概念,将LOFT的设计理念与小户型住宅相结合,设计出“90/70”政策下的LOFT公寓。LOFT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的休南地区,中国旧产业建筑的LOFT改造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由留学海外的回国者发起的。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旧产业建筑的LOFT改造项目主要集中的北京、上海、昆明、杭州等大城市。旧产业建筑的LOFT改造一方面使旧产业建筑得到保护,使这段工业文明得以保存;另一方面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都市文化产业,推动了地段的复兴。LOFT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大尺度空间,具有工业建筑的尺度感;室内具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大面积的开窗;空间开敞,建筑内部通常只有少量的分隔,保持其空间的完整性和灵活性,只是在大的开敞性流动性的空间中加入一些小的单元元素。LOFT建筑的这些特点对小户型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将小户型与LOFT公寓相结合,使LOFT的建筑理念融入到小户型的设计当中,满足人们“小户型大空间的梦想”。本文的立意在于总结提炼现状和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以实地调研与设计实践为基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研究课题提出一些实际的观点,希望能对“国十五条”后的小户型住宅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具有实际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