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Gaia DR2对脉冲星搜寻和速度的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omo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冲星的研究对天体物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银河系内预计有超过108个中子星,因此去搜寻更多且奇异的脉冲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脉冲星速度的研究对于理解其形成和演化也扮演着重要作用。所以,本文主要由两部分工作组成,其一是在双星系统中搜寻脉冲星;其二是对脉冲星速度的研究。致密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是探索引力理论、测量脉冲星质量和研究双星系统形成与演化的独特实验室。然而,由于它们的轨道调制和伴星的掩食作用,这样的双星系统很难被发现。射电和光学波段全新观测巡天为在紧密型双星中搜寻脉冲星提供了新的机会。在这个工作中,我们提出一种新方法去搜寻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即使用射电连续谱巡天观测源表和Gaia DR2目录交叉匹配,根据它们的射电-光学成协,再设置有精确视差和自行测量的条件,并结合脉冲星的切向速度和射电谱指数性质。与此同时,我们使用RACS的高灵敏度射电巡天和Aladin去检查了射电-光学对应体的射电和光学图像,最后我们挑选了 8个脉冲星候选样本。由于FAST的较高灵敏度使得较短的积分时间就可以检测它们的周期信号,从而避免了轨道调制的影响,所以我们计划使用FAST来搜寻它们的周期性信号。我们应用这种全新的方法去挑选脉冲星候选体,并期望通过射电望远镜观测来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中子星(NS)速度的精确测量为理解超新星物理和研究双星系统的演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Gaia DR2数据,我们选取了 24个有精确视差和自行测量的年轻脉冲星(<3Myr),包括两个双星系统PSRs B1259-63和J2032+4127,测量了它们的局域标准静止(LSR)速度和他们本地星群的速度弥散。使用Gaia DR2数据测量的局域标准静止速度与银河系旋转曲线模型估计的LSR速度差的中位数为7.6km/s,这与典型的27.5km/s本地星群的速度弥散相比很小。与此同时,对于远离银道面的脉冲星,我们发现LSR速度差可达到40km/s。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发现低速脉冲星本地星群的速度弥散与它们的切向速度相当,这表明当我们考虑它们的初始踢和双星演化时,应该考虑中子星前身星的运动速度。另外,我们也研究了 1颗低速双中子星系统(DNS)J0737-3039A/B,在假设本地星群的Gaia源代表其诞生环境的情况下,我们测量得到他的切向速度为26-13+18km/s。这项工作证明了利用Gaia数据研究单个系统速度和NSs速度分布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其他文献
黑洞信息丢失疑难和引力本质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基础物理学研究中前沿和热点的问题。量子引力唯象模型作为量子引力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为研究量子引力效应对各种尺度范围内的物理系统性质的影响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途径。本文将量子引力唯象模型中的标准模型扩展(SME)与黑洞的霍金隧穿辐射研究相结合,研究洛伦兹对称破缺效应对黑洞量子隧穿辐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洛伦兹破缺旋量场理论研究带电Gar
二十世纪初期,广义相对论被爱因斯坦开创性地建立了,在这一理论中,引力场可以通过几何曲率描述,从此人们对于时空的认知有了飞跃性的改变。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这一宇宙中最为特殊的天体,黑洞照片证实了黑洞的确存在。随着霍金、贝肯斯坦和彭罗斯等人对黑洞的研究,人们发现黑洞可以用来沟通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热力学。霍金在考虑到量子效应后,发现黑洞并不是全黑的,而是作为一个黑体发出辐射,并且有它自己的熵。但当前
从米歇尔和拉普拉斯提出存在光无法逃逸的天体以来,黑洞存在的可能性就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进行研究。现代的天文观测表明,在我们的宇宙中,黑洞或具有类似性质的物体不仅存在,而且很可能大量分布在整个宇宙中。有鉴于此,现在对黑洞的研究不仅是被这些独特天体所拥有的迷人的理论未知性所驱动,也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的宇宙。伴随着研究的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理论涌现出来,自贝肯斯坦-霍金熵面世以来,人们
脉冲星的周期很稳定,但实际测量的脉冲到达时间和理论预言普遍存在不规则的偏差,即计时噪声。它反映了未知因素对脉冲到达时间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一种可能的力矩微扰引起的计时噪声,即对于回落盘制动的脉冲星,回落盘的不稳定性引起的脉冲星计时噪声。本文首先回顾了脉冲星的研究历史和基本观测特征,接着介绍了脉冲星计时噪声的数据处理以及自相似回落盘制动脉冲星的相关研究。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分别研究了回落盘吸积率随机起伏的
两栖动物的减少和灭绝长期以来一直是动物学家关注的问题,当前两栖动物物种和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下降。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有三分之二的两栖动物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在所有脊椎动物类群中最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两栖动物的灭绝风险在分类学上是非随机的,并且取决于生物学、环境和人为因素。因此,理解导致物种灭绝的关键因素,这是将未来两栖动物的损失减至最小和最大程度地进行保护的重要前提。本论文主要以3 867个两
在众多不同领域中,数据缺失普遍存在,这可能会影响数据挖掘工作的进展,甚至造成不同的结果。因此,缺失数据的填补是训练数据存在缺失时,各种分类问题中常见的应用。其中较广泛的填补方法是基于K近邻算法(KNN)。经典KNN算法使用欧式距离作为度量方式,选用近邻的相关属性值填补缺失值。度量方式针对数值型数据填补情况较优,但这在异构数据中并不适用。在分类问题中,大量缺失数据填补工作都未考虑到类标签的问题,忽视
本论文对已有的解单调且Lipschitz连续变分不等式的投影算法做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在Malitsky和Semenov提出的修正次梯度外梯度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步长规则及惯性方法提出一种新修正的次梯度外梯度算法。新算法不需要知道映射的Lipschitz系数且改进了原算法的下降方向,然后再结合惯性方法去加速原算法收敛。此外,该算法仅需要计算一次映射的值及计算一次向可行集的投影。其次,当可行集为一
设Z+和Z分别表示全体正整数和全体整数构成的集合。设p为素数,n,k,r∈Z+,h∈Z。1953年,Erdos和Moser猜想丢番图方程1n+2n+…+kn=(k+1)n有唯一的正整数解(n,k)=(1,2)。并且,Moser还证明了当n为奇数时,该丢番图方程无平凡解。在本文中,作者证明了若同余式1n+2n+…+kn≡(k+1)n(modk3)成立,那么对任意的素数p|k,(6,k)=1,p|n(
学位
最近几十年,组合t设计在组合领域是一个十分热点的研究主题。它在编码理论、有限几何、工程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我们知道一些像集的大小固定不变的特殊多项式可以用来构造t设计。然而目前为止,针对这一部分的研究却只做了很小的一部分工作。这主要是因为要确定这样类型的t设计的参数十分困难。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利用有限域F2n上的二次函数x4+x3进一步去探究这一部分的工作。从而在n是偶数的时候构造了一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