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各类领导者失职及不道德问题频繁发生,使得人们对领导者的信任危机不断增加,也让更多的人反思领导者自身的性格特质及品行因素对其所在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影响。基于这一背景考量,真实型领导的概念被学者提出。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领导方式,真实型领导对于自身的道德品质更加看重,讲究与下属真诚相待,这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其他积极领导形式的根源,得到了目前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和研究。而另一方面,员工沉默作为消极型的员工行为,会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传递速度与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影响高层决策的判断,降低企业决策质量。且长期沉默的企业内部文化也不利于企业建言氛围的产生,使得员工对企业忠诚度降低,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及未来的持续发展。且沉默文化的形成,也会逐渐让企业内员工丧失信心,质疑自身对企业的价值;员工之间陌生感增加,不利于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进而增加员工的离职意愿,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降低企业员工沉默的发生,保证企业内部活跃度与建言行为,成为目前学术界以及企业管理人士的热点讨论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理论,构建了真实型领导、心理资本以及员工沉默三者的理论模型,验证真实型领导行为对员工沉默这一消极员工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检验假设的真实性。本篇论文共分为三大主要部分。第一大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各变量的基本理论综述。第二部分是在前文对各变量及相互关系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的相关研究假设,并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模型,然后通过SPSS 19.0统计分析工具对通过调查问卷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探讨真实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负向影响关系,并验证了员工的心理资本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第三大部分是针对前一部分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对现代管理实践的建议并进行未来的研究展望。本次问卷发放主要以辽宁、山东、安徽等省份的企业内员工为调查对象,共计回收218份有效问卷,然后利用实证分析方法如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所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且依据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对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模型进行验证.。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真实型领导方式是抑制员工沉默行为的重要前置变量,企业领导者通过真实型的领导行为有助于降低员工沉默的发生,促进企业活跃度及建言行为的发生;真实型领导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心理资本与员工沉默负向相关。员工拥有较高的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有效的降低沉默发生的可能性;员工的心理资本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沉默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揭开了真实型领导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在最后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