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可信可控云计算、终端安全存储、区块链等技术的演进,全球范围内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货币的发展正在对全球互联网金融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全球化热潮已经兴起,以数字资产积分、支付与品牌联盟的消费也在全球逐渐火热,国内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的发展呈现井喷态势。根据加密货币市值排行榜CryptoCurrency Market Capitalizations最新动态数据显示(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日12时),全球数字加密货币市值为191,732,004,628美元,而这个数字在6月1日不过是89,225,633,524美元。然而由于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得数字货币的监管难度加大,数字货币成为洗钱、非法融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大肆敛财的工具。2013年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将比特币定性为“虚拟商品”,并明确规定“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AA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相关的业务”。至此,不论是比特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还是比特币与其他数字货币的币币交易,均被定性为“非法”,比特币的“场内交易”被彻底禁止。然而,作为曾经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市场,比特币从中国市场彻底退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外市场和中国场外市场比特币的活跃表现,促使很多比特币持有者并不愿意退出“比特币圈”,而是千方百计的寻求场外交易,从而引发了比特币场外交易的火爆场面。在中国大陆现行法律规定下,比特币场外交易并没有处于一个“无定性、无监管、无统一规则”的“三无”时期,在一个全新的畅通的合法市场出现之前,比特币场外交易很难被禁止,因此研究比特币场外交易所有权转移的法律规则,具有直接现实的意义。2016年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将区块链(Blockchain)与基因编辑、量子通信、新型非易失性存储、类脑计算等一同列入颠覆性前沿技术范畴,并开始提前布局。深入研究比特币场外交易所有权转移,构建中国特色的比特币场外交易所有权转移法律规则,对我国全面创新发展战略性前沿技术、深刻改革互联网基础交易机制、顺应数字货币法定化和全球化趋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探索和借鉴意义。本文一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为比特币场外交易所有权转移概述,主要探讨比特币的概念、物的属性,比特币场外交易概念及形式等基本问题。第二章为比特币场外交易所有权转移机制研究,主要从技术层面对比特币场外交易所有权转移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进行基础性分析。第三章为比特币场外交易所有权转移的法律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比特币场外交易的物权变动规则。第四章为比特币场外交易所有权转移法律规则之实现,主要通过分析我国比特币的立法和执法,研究如何通过能动司法促进比特币场外交易所有权规则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