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行业的收入差距过大会引发出一系列社会矛盾,如造成基础产业的弱化,社会贫富差距的激化,甚至社会动荡。因此,合理调节行业间收入差距不仅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既有行业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例如高人力资本特征的员工往往流向高收入行业。以往的关于行业间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从行业层面进行分析,并没有很好控制个人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微观调查数据以及2004年第一次、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行业数据,构建了分层线性模型。利用分层线性模型,本文在控制个人特征的前提下分析了行业特征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对影响行业间收入差距的行业因素进行了排序。 本文分析发现,我国行业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收入差距。在控制个人特征变量的前提下,行业特征因素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解释程度由2002年的11.76%上升到2007年的22.04%。这表明行业特征因素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扩大。实证分析表明,行业高学历比例、行业性别比例等人力资本特征和行业经济性垄断、行业所有制垄断、行业劳动生产率等行业特征均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2007年与2002年相比,行业特征对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相对增加,人力资本的因素相对减少,这说明不合理的因素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增加。文章最后指出,政府在制定控制行业收入差距的政策时,不仅要着眼于人力资本方面,也要着眼于行业特征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