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多数教师受自身应试教育成长背景和传统分析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实践教学中长期以“精讲细学”为主导,以语法分析为纲要,照搬外语教学的模式套路,从而忽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性以及汉语自身的特点。另外,从二语学习的层面来看,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学生,如何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汉语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区分汉语与本民族语言从而建立母语和二语的正相关性,形成母语的正迁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从汉语本体角度出发,朗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统一体,既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要求,也能满足二语学习者习得汉语特点的需要,帮助他们更为直观可感的体会和感知汉语,培养出汉语语感,进而促进汉语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朗读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足够的认识,致使缺失现象严重。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本文从概念理论、问题分析以及实践操作等层面对朗读教学逐一进行剖析,揭示了对外汉语朗读教学的不可缺失,并探索出与对外汉语教学相适应的朗读教学思路。本文在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综述,并将研究的范围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即以中高级阶段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同时对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梳理,明确研究目的。结语部分,则在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对研究和探索方向进行了延伸和展望。论文主体部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从朗读教学的概念定义、形成发展、教学内容等方面较为全面的对本文所研究的朗读教学进行立体剖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朗读教学的心理机制、朗读教学的本质、朗读学相关理论以及语言输入假说的分析讨论,为对外汉语朗读教学的研究奠定理论依据;另外,围绕朗读教学在对外汉语中的价值意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以明确朗读教学在对外汉语中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对外汉语朗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实践调查和分析,突出强调了对外汉语朗读教学的必要性和不可或缺的现实性。第二,对对外汉语朗读教学实践进行全面的探讨分析。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规定,文章对朗读教学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阶梯式划分,并对朗读教学的方法也做了较为详尽的归纳;同时,文章结合朗读学和韵律学的相关知识,着重对朗读技巧知识进行了分析论述,从停顿、重音、语调三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讨论;此外,还对不同文体的朗读教学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从朗读教材的选择和具体要求,到不同文体朗读教学的分类,都加以归纳讨论。第三,列举对外汉语朗读教学实例两则进行分析。从教学设计、教学实况、教学总结和反思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