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带动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一些学者也把研究的方向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与此同时,传统的贸易理论继续发展,比较优势理论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强调比较优势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可以通过政府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建立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该理论研究集中在了货物贸易领域,只有极少数国外学者把该理论用于服务贸易,而且研究成果并未涉及形成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的具体分析。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体系,并且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中重要的政府作用引入到这个研究体系。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前言,涉及文章的框架、理论综述、研究意义、创新点以及研究的局限。第二章阐述了服务贸易的定义及统计方法、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及其动态变化,主要涉及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服务业、物质资本的积累、科技的进步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形成的影响。第四章是把政府作用引入到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的研究体系,结合了第三章的几个要素进行分析。这是本文重要的创新点,即把政府在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五章以上海作为实证分析对象。本章中大量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计量分析,把政府在这几个因素上的作用进行量化分析。这也是本文重要的创新点,目前还没有把政府在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量化的研究。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为上海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