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在警察讯问中的语用功能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预设一直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们中有许多人已经对预设的一些方面进行了透彻的研究,但是很多都是关于政治访谈和广告语料的分析。本文旨在以警察讯问为切入点,通过语料分析来展示语用预设在警察讯问中的应用。   在理论建构部分,本文首先回顾了前人对警察讯问的研究。与此同时,作者介绍了预设理论在中西方的发展。接着,文章详细阐述了语用预设,包括其概念,特征及触发语。就语用预设的特征而言,作者选择了最具代表的共知性,隐蔽性和可取消性,并将它们运用到警察讯问中来。文章的重点着眼于研究讯问人员如何技巧地运用语用预设的三个特征以实现特定的讯问意图。这一理论为下一章的语料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在本文的最后一章中,作者通过图示清晰得阐述了语用预设在警察讯问中的应用。   以上研究表明,警察讯问与语用预设是密切相关的。掌握好语用预设的特征,能够帮助审讯者巧妙地进行审讯。这不但能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还能避免可能出现的疏漏。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丰富了现存的语用预设研究。当然,警察讯问的实施涉及多方面因素,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进一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中国大学英语课堂的话语权力一直是外语界的热门话题。中国的英语教学一开始受西方教学模式影响而繁荣了几十年的典型“师-生-师-生-…”模式,加上传统的中国哲学倡导师尊生
长期以来,人们对空间的思考呈现出两种维度:一种是将空间视为具体的物质形式,另一种是将空间视为精神的建构。索雅将主观性引入空间,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也就是倡导将精神
约翰·福尔斯是一位多产且取得非凡成就的作家。2008年《泰晤士报》评出了“自1945年以来50位英国最伟大的作家”。福尔斯也名列其中。《尾数》是福尔斯最短小、最轻松的一部
话语标记语是说话者用来实现成功交际的一种手段。在言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们是口语或书面语中表达说话人特定的语用功能、传递特定的语用信息的词语或结构
《白鲸》是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作者借捕鲸船“裴阔德”号的唯一幸存者以实玛利之口,讲述了亚哈船长带领船员疯狂追杀白鲸,最终酿成人鲸双亡的
黑人被强运到美国成为奴隶,失去赖以生存的黑人文化,他们丧失了自我身份,承受着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带来的伤痛。因此,美国黑奴制和种族主义给美国黑人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是近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它同精确性一样,是言语交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如果没有模糊性,言语交际就无法顺利进行。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