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西方价值观不断涌入中国。多元价值观念的交织缠绕,带动了社会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的提升,也促进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这种个体追寻自由解放的情况下,道德主体更愿意遵从内心意愿进行道德选择,个体自决、自为、自省的道德自律体系正稳步建构。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其成长轨迹一般是从家庭到学校,这种单一的成长环境所造成的空中楼阁式的社会认知使大学生对于真实的社会知之甚少,再加上成年之前几乎所有的重要选择与决定都交予父母代劳,大学生很少有机会对于各种道德事件进行独立的分析与判断。因此,当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要求独立自主时,其内心意愿却常常与自身实际决断能力之间存在偏差。此种局面的出现,呼唤我们重新审视大学生道德自律这一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应该因势利导,利用大学生对道德自律的诉求,促使其逐步完成构建自身道德自律体系的任务。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个体的道德行为为主线,分析了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现状及造成此局面的原因,并针对大学生道德自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分析国内外道德自律问题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相关概述。本章节界定了道德自律的概念,指出其与道德他律、道德内化、自我控制等相关概念的差别,并以道德主体的行为为线索,分析了道德自律的基本维度和集中体现。在此基础上,本章节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的概念、要素特质及实现条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阐述大学生道德自律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此问题的深入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的良好态势进行概括,并以大学生的行为为主线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且试图归纳成因。第五部分分析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价值取向及目标,并指出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具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