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养胃解毒合剂对脓毒症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探索养胃解毒合剂治疗脓毒症的部分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假手术组(A组)、脓毒症(CLP)模型组(B组)、养胃解毒合剂治疗组(C组)、阿莫西林对照组(D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对B、C、D三组大鼠进行脓毒症模型的复制,A组大鼠术式同以上三组,但不进行穿孔。然后经口给予8h一次的相应药物干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经口灌胃,连续给药6次。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死亡率。实验结束时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各组大鼠血清中内毒素(endotox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的含量进行检测。计量数据均经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假手术组大鼠死亡率为1%;脓毒症模型组大鼠死亡率为46.7%;养胃解毒合剂组大鼠死亡率为26.7%;阿莫西林组大鼠死亡率为40.0%。2.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内毒素、TNF-α、INF-γ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养胃解毒合剂组大鼠血清中内毒素、TNF-α、INF-γ的含量明显低于脓毒症模型组(p<0.01);阿莫西林对照组大鼠血清中内毒素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TNF-α、INF-γ的含量显著低于脓毒症模型组(p<0.05)。3.假手术组大鼠结肠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偶见炎性细胞出现。脓毒症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镜下可见该组大鼠结肠组织严重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养胃解毒合剂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切片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程度较模型组大大减轻,未见上皮细胞脱落现象。阿莫西林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切片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略少于养胃解毒合剂组,水肿程度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结论:1.养胃解毒合剂能够明显减轻脓毒症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的炎症反应。2.养胃解毒合剂能够明显降低脓毒症模型大鼠血清中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干扰素γ的含量。3.养胃解毒合剂对脓毒症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其降低该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干扰素γ的含量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