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光LED具有耗电量小、寿命长、环保、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随着发光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白光LED预计必将成为继白炽灯、荧光灯、高强度放电灯后的新一代照明光源。半导体照明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随着白光LED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它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白光LED用荧光粉的性能和制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可被蓝光和紫外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白光LED的显色性。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可被近紫外光蓝光LED用红色荧光材料CaTiO3:Eu3+。实验使用了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比表面分析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对所制备的红色荧光粉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固相法合成了高浓度Eu3+掺杂的荧光粉,荧光测试结果显示此种荧光粉可以有效被400 nm的近紫外光激发,并在618 nm处有属于Eu3+的5D0→7F2跃迁的较强发射。发射强度随着Eu3+的掺杂浓度的提高而不断上升,直到掺杂浓度为28 mol%,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文中讨论了荧光粉的淬灭浓度与淬灭温度。通过优化煅烧温度与掺杂浓度,可以制备出应用于多个领域的优秀红色荧光粉。为了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溶胶-凝胶被用于制备Eu3+掺杂的CaTiO3荧光粉。在发光性能上与固相法制备的样品进行比较,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由近紫外光400 nm激发在618 nm处的发光强度有明显提高。同样对淬灭温度与淬灭浓度进行了讨论。淬灭温度为1400℃,淬灭浓度为16 mol%,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讨论如何提高CaTiO3体系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对以CaTiO3为基体的荧光粉进行了Y3+与Eu3+共掺杂的实验。试验中,以5 mol%浓度的CaTiO3:Eu3+荧光粉作为参照。在发光性能上与固相法制备的样品进行比较,这种共掺杂的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同样明显得到提高。同时观察到一种不同的形貌结构。文章讨论了该荧光粉的淬灭温度与淬灭浓度。最佳Y3+掺杂浓度为5 mol%,最佳煅烧温度为1500℃。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