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其中能源投资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企业走出去进行能源投资是大势所趋。然而“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大多为落后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却没有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国内许多企业便走出国门与这些国家共同开发,在这些国家中进行能源投资。但这些企业在东道国投资时遭遇了诸多风险,这些风险事件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邻避风险的影响最为致命。我国企业在境外进行能源投资时屡屡遭遇邻避事件,在邻避事件的解决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邻避事件的爆发直接影响了企业境外能源投资的积极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为了鼓励企业进行境外能源投资,境外能源投资所遭遇的邻避风险的扩散机理及其模型构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首次将邻避风险纳入到境外能源投资风险体系中,并且在相关文献的理论基础上结合邻避风险的链式扩散特征和社会风险放大理论,创新性提出了邻避风险扩散的三阶段模型,并分析了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目标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构建了邻避风险扩散机理模型;分别从东道居民、东道政府、营建企业、社会媒体和社会环境五大主体总结出影响邻避风险扩散过程的关键要素。其次,在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前提下,结合邻避风险扩散系统中各关键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邻避风险扩散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同时,建立结构方程式和设定初始参数值;运用Vensim-PLE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出邻避风险扩散系统运行趋势及关键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最后,结合现实案例——“莱比塘”铜矿事件,可以看出模型的仿真结果能较好的拟合邻避风险扩散全过程。通过分析参数灵敏度,可以发现邻避风险的扩散程度与利益补偿程度、东道居民参与度、东道政府信息公开度、东道政府沟通程度、营建企业沟通度和营建企业科普力度有关,呈现出正向影响。基于仿真结果,提出抑制邻避风险扩散的策略建议,完善邻避风险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邻避风险的沟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