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新成员国之间比较优势的比较——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的可能影响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eili7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5月1日,中东欧10个国家正式加入欧盟,引发有关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影响问题的关注。考虑到中国和欧盟新成员国的贸易伙伴基本集中于发达国家,贸易结构也是以输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从比较优势结构或贸易结构的相似性角度,推测欧盟东扩对中国与欧盟之间贸易关系的可能影响,应当是一种比较好的思路。 本文尝试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采用非参数估计方法——核密度估计,以及Spearman相关系数,对中国和欧盟新成员国的比较优势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引入马尔可夫转移矩阵,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对双方未来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和相互竞争性进行实证分析。 论文分别考察了中国和欧盟新成员国双方整体比较优势结构的演变和相似度。通过实证分析,作者认为若延续现有比较优势发展格局,中国和欧盟新成员国在欧盟市场上总体来看潜在贸易竞争并不激烈。具体到各行业,情况稍有不同,欧盟东扩对中国初级产品部门贸易不会有显著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除服装纺织品部门外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中国新近处于上升发展势头的产业会受到比较显著的影响。
其他文献
产业结构演变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源泉,城市化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二者内
外商直接投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长三角区域,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区域集中化和市场集中化的趋势日益显现。其实质是外商直接投资在长三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它的理论体系与方法正处在不断被充实与完善的过程之中。新时期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