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5月1日,中东欧10个国家正式加入欧盟,引发有关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影响问题的关注。考虑到中国和欧盟新成员国的贸易伙伴基本集中于发达国家,贸易结构也是以输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从比较优势结构或贸易结构的相似性角度,推测欧盟东扩对中国与欧盟之间贸易关系的可能影响,应当是一种比较好的思路。
本文尝试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采用非参数估计方法——核密度估计,以及Spearman相关系数,对中国和欧盟新成员国的比较优势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引入马尔可夫转移矩阵,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对双方未来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和相互竞争性进行实证分析。
论文分别考察了中国和欧盟新成员国双方整体比较优势结构的演变和相似度。通过实证分析,作者认为若延续现有比较优势发展格局,中国和欧盟新成员国在欧盟市场上总体来看潜在贸易竞争并不激烈。具体到各行业,情况稍有不同,欧盟东扩对中国初级产品部门贸易不会有显著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除服装纺织品部门外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中国新近处于上升发展势头的产业会受到比较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