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Depression)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其发病率、伤残率、复发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心身健康。WHO指出,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疾患是精神疾病,而抑郁症是其中的重点。对抑郁症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临床上发现,按摩作为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在治疗本病时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因此,从中医药的角度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中医证候规律进行理论性总结和探讨,并用于指导按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探索按摩治疗本病的手法规范操作及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在轻症抑郁症患者中选取常见证型肝郁脾虚型进行随机、对照的观察,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抑郁中医证候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目的在于验证推拿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发掘按摩治疗本病的优势,同时为日后制定按摩治疗本病的标准及规范提供依据。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共选取符合轻度抑郁症及中医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的51例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治疗组30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以按摩联合物理治疗,对照组以物理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按中医疗效指数评估临床疗效,治疗组中医证候减分率的有效率为90%(显效率20%),对照组中医证候减分率的有效率为50%(显效率0),两组在中医证候减分疗效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②从HAMD减分率来看,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90%,有效率比较,P=0.041<0.05,治疗后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对各因子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按摩对于所有因子均有明确的疗效,其中对睡眠障碍的调节作用最好且起效迅速,在治疗一周后即出现明显的差异,对于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体重、阻滞的改善稍慢,大概在第二周后开始迅速改善,而末两周对于最后的有效率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手法治疗组HAMD量表减分率和中医证候减分率的总有效率全面优于相对照的物理治疗组,两组间在各时间点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在治疗组内,1周与2周、2周与4周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4周与6周的有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手法治疗抑郁起效快,尤其对于睡眠障碍因子的调节作用迅速。在1-2周即开始起效,同时提示,按摩治疗本病的疗程以一个月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