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与身边事物建立联系,学习到实际的知识,通过心手互动将材料变成作品的过程来促进心智的内在成长,加强对美的感知力,从而激发创造潜质和能力。教育部在2014年普通中学课程标准修订中指出:由信息图像的识读能力、美术绘制的表现能力、审美感知的判断能力、创新创造的实践能力以及文化传承的理解能力五个方面组成“核心素养”概念。这为中学美术课程指出当下性的教学价值方向和探究空间,同时,互联网带来新的气象,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手工课的教育学及心理学内容,依托中学美术手工课程实际现状拍摄剪纸课程视频,结合线上线下提出由创设、互动、寻找、筛选、分析、实做、反思、创造组成的课程环节进行探究与实践。其过程锻炼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探索能力,发生问题时的理性分析能力,互联网信息的运用能力和制作时地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探索意识,对想法的反思意识,团队相互合作的意识以及作品呈现的造型意识,提升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及学习的欲望,以便利于中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