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行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支柱性行业,它的发展快慢与否、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目前我国的轿车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每个汽车生产厂商的总体产量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差得很远,而且具有的规模效应由于产量的限制而没有显示出来。 自从国家放宽了对私人购车的限制以后,国内的轿车消费突然热烈了起来,其中价格下降的幅度特别大。这种现象从2000年一直持续到现在,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应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结构-行为-绩效)模式对中国中、高级轿车市场作了分析。认为目前国内的中、高级轿车市场的市场结构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形成的寡头市场,主要的三个生产厂商是东风、上汽、一汽。接着分析了他们的市场行为以及产生的市场绩效。他们的市场行为主要有价格竞争与产品差异化竞争,由此产生的市场绩效表现在生产厂商利润率的下降和技术进步上。 在后面的章节里,本文试图用产业组织中的价格博弈竞争理论来解释目前发生的激烈价格战。首先介绍了传统的伯川德博弈模型,然后介绍了在此模型上进行了修改的在需求高涨条件下的价格竞争博弈模型。理论上得出的结论是在需求高涨时,由于企业对未来需求的预期是高涨的,那么企业将采取行动破坏企业间的联合或默契,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更趋向具有竞争性,寡头之间发生价格战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强。 在接下来一章中,从实际市场操作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了国内中、高级轿车市场上发生价格战的表现以及效果,进一步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对价格战背后的深层次因素进行了剖析,认为价格策略是有效的竞争策略,但是它是短期的竞争手段。企业若要有长远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