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我们对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进行了深入的植物标本采集、植被和样方调查。通过标本鉴定、文献资料查阅及样方数据分析,详细研究了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植物多样性及其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北京地区亚高山植被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东灵山亚高山草甸(1900m以上)面积约27km2的研究范围内,共统计得到280种维管植物,占北京地区野生维管植物(1790种)的15.64%。归属于46科161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6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0科154属273种。此外,发现1个北京新记录、4个重瓣变异和3个白花变异。2.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属种分布区类型各划分为12种,涵盖15种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成分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总数的93.18%,温带成分种占非世界种总种数的70.04%,数量最多的中国特有种也绝大多数是主产温带的种,且这些温带成分种是东灵山亚高山草甸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从科、属、种级水平上均反映出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和极少的热带渊源。3.无中国特有科、特有属,而中国特有种比较丰富,占本研究区域维管植物总种数的26.79%。其中,有东、西灵山局部特有的种类及华北特有的种类,还分布着一些北京其他山区未曾发现的植物种类,如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蒙古绣线菊(Spiraea mongolica)、喉毛花(Comastoma pulmonarium)、长筒滨紫草(Mertensia davurica)等,可见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种质资源的重要性。4.草本类地上芽、地面芽和隐芽植物优势明显,共233种,占总数的83.21%,是对高海拔恶劣环境适应的结果。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高,占本区域总种数的10.00%,说明东灵山亚高山草甸受到一定的人为影响。5.依据《中国植被》分类系统(1995),东灵山亚高山草甸主要群落可划分为2个植被类型、5个灌丛群系、3个草甸群系组(8个草甸群丛)。灌丛群落的灌木层多样性低于其草本层,灌丛群落草本层与草甸群落之间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8个草甸群丛之间多样性差异显著。就灌木层而言,鬼箭锦鸡儿灌丛种类单一,多样性最低,红丁香灌丛多样性最高。草甸群丛中,硬质早熟禾+丝柄薹草+拳蓼群丛和小红菊+披针叶薹草+乌苏里风毛菊群丛的物种多样性较高,丝柄薹草+硬质早熟禾群丛和银莲花+披针叶薹草群丛次之,而平车前+丝柄薹草+篇蓄群丛是受人为干扰影响形成的,其优势度和均匀度均较低。6.乱采滥伐、放牧、旅游等人为干扰活动已经对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的生境、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造成较为显著的破坏。离登山主道越远,植物种类组成与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登山主道附近群落受干扰程度最强,少数伴人物种占据优势地位,导致均匀度指数最低、群落稳定性较差。急需科学规划旅游区域,建立独立的自然保护小区,加强宣传,限制放牧,以保护并恢复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的生态环境。7.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统计得食用资源植物83种、药用资源植物86种、工业用资源植物40种、观赏资源植物145种、有毒植物30种。重点保护植物16种,占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98种)的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