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为基础,结合大众传播的功能说,以社会转型期为参照背景,通过分析媒体围绕富士康事件的归因性质报道,力图提出和论证一种新的媒介功能——媒介归因。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2000至2010年这十年间,经济和社会的改革进入了矛盾突发和频发的时期。此间公共社会危机相对更多,出现的问题也更加明显,其典型事件以2010年发生的轰动一时的富士康坠楼事件为代表。与此同时,社会言论的相对开放,思想的逐步开化和活跃,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所以围绕着富士康事件的原因,各个角度和不同深度的分析评论更是纷至沓来,层出不穷。笔者认为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时期——快速转型且矛盾积聚的背景下,大众传播呈现出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功能:为了探究某一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媒体通过一系列的评论对其因果关系进行推导和分析的过程,即媒介的归因功能。 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围绕富士康事件的相关评论文章,对其归因的因素和特点展开了分析,并对事件中的媒介归因特点及模式做了进一步的解析,试图论述:归因不仅是社会心理学范畴的活动,也是大众传播功能的体现,是其解释功能的细化与延伸。 提出这一概念的学理意义在于,本文力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强调媒体推理及寻找原因的过程,并把归因视为媒介的主要功能之一来看待,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如此。而其社会意义则是通过这个过程,挖掘出事件中更为客观和深刻的原因,传递理性批评和建设的声音,帮助公众在纷乱的信息中发现隐含在事件背后的问题,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帮助社会更好地完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