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闽、粤毗邻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区,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促进畲族地区社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畲族村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江西田垅村、福建青水村、广东蓝村在当地政府优惠政策的倾斜下,经济上,三个村落立足地方特色,发展现代农业和民俗旅游业;文化上,田垅村通过移植“三月三”乌饭节、青水村采借地方民俗文化“马氏真仙”信仰、蓝村恢复传统民俗文化“蓝大将军节”,村落文化得到重新建构,成为展示当前民族村落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本文选取这三个村落为调查对象,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民族政策视野下,通过对三个畲族村落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展现了村落经济发展现状和文化建构的内容与方式,并通过分析畲客族群认同,试图回答当前畲族村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畲客族群关系问题,并提出对我国民族政策的一点认识。 畲族一直以散居形式分布于赣、闽、粤毗邻区,与客民杂处。上世纪80年代末,一批村落被认定为少数民族村落,纷纷恢复民族村落建制,田垅村、青水村和蓝村也于此时恢复畲族村落建制。恢复畲族建制后的田垅村、青水村和蓝村在当地政府民族优惠政策倾斜下,政治、经济、文化得到极大发展,逐渐成为当地村落发展典范,畲客族群关系也呈现新的形态。因此,研究这三个村落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代表性。本研究认为:一、畲族村落在政府优惠政策倾斜下,经济、文化发展得到了极大发展,但要警惕由此造成的政策依赖性,应探索和形成村落内在的动力机制,在文化上,也应建立起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二、历史记忆、政府主导以及共同的经济诉求共同铸成了当前畲客友好互助的族群关系,但透过畲族村落的发展,还应重视村落精英对族群关系的调试作用;三、当前我国民族政策在内容与适应性上出现偏差,我们应综合民族因素与地域因素,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发展水平,实行“差别性”的优惠政策。